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超级军工霸主 > 第六百五十三章 变量

第六百五十三章 变量(3 / 4)

铁丝网,密密麻麻的布置了数到封锁线,

永久工事和半永久工事交替布置,明暗得当,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网,至于防护性能,永久工事自不必说,钢筋混凝土外加装甲钢板防护,就算是半永久工事也是坚固异常,先搭起框架,

然后在架上钢板,横一层,纵一层,再在上面横一层三排碗口粗的原木,都是南方原始森林的硬质原木,坚硬如铁,不怕火烧,抗打击能力极强,况且基本上都是半地下的暗堡掩体,射角很低,只要架上机枪,就是一座人肉收割机。

除此之外,整个牢山都被越军的炮兵部队标定了射击诸元,前沿阵地几乎无死角,所以越军在牢山上只需驻守少量部队,就可以依托强大的火炮支援,稳稳的守住牢山,哪怕是中国军队手中有155毫米加榴炮、配有温压弹的便携式火箭筒,也无法一举攻克牢山,

因为越南人的“飓风”火箭炮部署在距离牢山前线四十公里的纵深,中国军队的由于地形和射界问题只能部署在距离前线二十公里处,两者相距六十公里,已经远远超出155毫米加榴炮最大射程;

配有温压弹的便携式火箭筒的步兵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由于守军行踪诡秘,再加上各个工事之间并不连通,往往费劲千辛万苦打掉一个暗堡,却遭到相邻的数个工事的火力打击,同时配合越南炮兵的打击和预备队的反突击,进攻部队常常还没攻到半山腰,便被越军打了下去,两个月前的进攻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最终失败。

面对如此难缠的对手,吴天明也是一筹莫展,因为对面的越军就好像是中国军队肚子里的蛔虫,不但知道自己有什么,更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这样的仗就算胜了,也要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关键是要变,可是这个变会那么容易吗?”

便在此时,吴天明想起了中午郭青山,郭司令员在前指作战会议时所说的话,不由得喃喃自语着,两到眉毛却越皱越紧,直到在眉心处画出一个川字,他很同意郭司令员这个变字,因为他知道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对面的越军就会受不了;

然而这个变又谈何容易,先不说这些年军队的传统和长久以来总结出的经典战术战法早已深入身心,根深蒂固;就算是郭司令员真调来了所谓“杀手锏”那又如何?部队连基本的训练都没做过,根本没有磨合,更谈不上协同,

正如谷泽林刚才问的,所谓的“杀手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说实话,直到现在就连他这个做旅长的都还不清楚这个“杀手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