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叶河庄(2 / 3)
,今天又是祭祀亲人的日子……”说到这儿,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我们于是跑到叶河庄,在石岩村东几里外。这个村子前面原先有条河,叫做“叶河”,于是得名叶河庄。
其实我也有意来这个村子看看,毕竟当年爷爷奶奶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也遇到过蓝小颖的父母。所以在这里或许会收集到一丝线索,能牵出石岩村的那个术人喜哥!
尽管说此人是山东口音,但我觉得他就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口音是不做准的,好比我去了两趟山西,都能模仿出一口流利的晋腔了。还有,我怀疑喜哥就是居住在荒山里的那个瘸子。现在想来,其实那座山距离叶河庄更近。
叶河庄生活条件明显比石岩村和天台村好太多,村中铺设了水泥路,安装了路灯,大瓦房,小洋楼,处处可见。很多大姑娘小媳妇,在初冬季节,都还穿着单薄而又花俏的衣服,显得特别时髦。
久居都市不下农村的人,都可能想象不到现在农村的先进样貌,因为很多年轻人出外打工,早被都市时尚潮流潜移默化,丢掉了以往旧观念旧传统。手里也有钱了,尽管房屋有些落后,但他们的穿衣打扮,和城里人区别不大了。
白霆飞、刘小米和花舞影都留在车上,我和蓝小颖徒步在街道上溜达。叶河庄是到了,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怎么打听当年蓝家人的情况。那时候蓝小颖奶奶带着她的父亲,隐姓埋名到此避祸的,有谁知道真相?
不过我还是有经验的,要打听以往的旧事,必须找老人。前面就有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头儿,坐在门前石墩上晒太阳。我当先走过去,拿出烟递上一根,岂知老头不抽烟。但他瞧得出我们是从大城市来的,态度也很和善。
我套了两句近乎,然后问他记不记得五十年前,有个女人带着孩子从石岩村搬到这里居住的事儿?
老头皱眉思索半晌,猛地一拍大腿说:“你说蓝娃子和他娘啊?不错,差不多有五十年了,那个时候蓝娃子才四五岁。”
我和丫头对望一眼,都觉的奇怪。不是改姓了吗,怎么还叫蓝娃子?蓝小颖于是问道:“他姓哪个蓝?”
“兰花的兰?”老头毫不犹豫回答道。
我们明白了,改姓只是改了字,却保留了谐音。我又问他们母子目前什么情况?不过问出这话后,发觉老头脸上生出疑色,急忙解释说,我们跟兰娃子是远亲,很多年没见过面了,所以打听到石岩村,有人说搬到了叶河庄,这才一路找来的。
老头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