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拿回主动权(2 / 3)
“我们把资金账户放在美国汇丰银行那里,forest没有单独提取资金的权限,五年期票面年息4%,外加和资金获利幅度相关的浮动利息。”
“按照lei的意见,当发债资金项目获利超过10%之后,超出部分的1%将作为浮动利息。”
“有几个机构都有意向认购第一批债券,克达、汇丰、渣打和中资的几家机构表示愿意承销,甚至他们倾向于包销方式。”
福克斯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了骄傲的情绪。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雷昊在,forest发个千万级别的债券,居然……供不应求。
就算距离垃圾债券评级只有一个档次,那些机构却仿佛看到了三a级证券以垃圾债券利率发售一样,相关业务负责人不断表示要购买。
总算是遇到一件舒心事,雷昊脸上有了些笑容,客观来说,中美两者的金融体系真的有些差距。
在中国,筹集资金的难度比美国难、也比美国容易,难的是条条框框、人情关系比重,容易的原因也是这样,人情关系到了,条条框框就可以突破了。
美国也有这些东西,但他的条条框框范围较广,如果情况允许,雷昊能让forest发售超过本身资产数字的债券,在中国则几乎不可能。
“有华埠的银行要去承销我们的债券吗?”雷昊问道:“最好是中国城右边的几条街道。”
“华埠?”福克斯回忆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老板,我们现在的合作对象是克达、高盛、汇丰这些机构的下属部门,小银行竞争不上来的。”
“把债券交给华埠的商业银行,我的意思是,交给裕华银行的邻居们。”雷昊打了个响指,开口道:“是时候让forest为lei的战略布局做贡献了。”
“ok,好的,我会去联系这些人的。”福克斯在脑海里回忆着华埠的商业银行分布情况,再看了看自家老板,顿时就是一阵嘀咕,“雷总归是华人,让利也让到华人圈里面去,我得提醒一下妮雅,最好多招些华裔员工。”
forest的债券抢手吗?当然抢手。
在全球经济不怎么好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们很想把钱花在能够获利的地方中,克达、高盛、汇丰等等机构里面,他们对雷昊的内部评价应该很高级,所以forest的债券在前期一定额度内绝对供不应求。
雷昊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假如,他把这些债券交给裕华的邻居们承销,会发生什么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