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吏部尚书之争(上)(2 / 4)
儿臣一片向善之心。”
面对着武后那满是阴霾的眼神,纵使李显生性沉稳,心头也不禁有些子忐忑之感,奈何已被逼到了墙角上,李显实也没有了退缩的余地,只能是硬着头皮娓娓地述说了起来,愣是将太宗之言扛了出来,当大旗挥舞了一番。
“母后,七弟所言甚是,儿臣等身为太宗之孙,自不敢有违先祖之令谕,肯请母后明鉴。”太子口才虽一般,反应却是不慢,被李显这么一提点,立马便回过了神来,不待武后有所表示,太子已紧赶着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启禀娘娘,老臣以为周王殿下高义无双,又能深明大义,实大善之言也。”
“娘娘明鉴,周王殿下所言甚是,不以言罪人乃大德也,太宗之大德在前,臣等不敢稍违之。”
“启禀娘娘,老臣等附议!”
……
李弘这么一开了头,阎立本等一众亲近太子的官员们自是纷纷而上,到了末了,不少中立的朝臣也都奋勇而出,一时间劝谏之声响得个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然则武后却始终不为所动,丝毫表示都没有,只是静静地听着。
“咳咳。”
一片噪杂中,白发苍苍的许敬宗慢条斯理地再次走到了殿中,假咳了两声,似乎在清嗓子一般,可对其畏如蛇蝎的群臣们却立马就此安静了下来,而许敬宗也没去理会群臣们的闪烁之目光,对着武后深深一躬,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启禀皇后娘娘,老臣以为周王殿下虚怀若谷,明大义,识大体,实可称得我辈之楷模也,老臣感佩不已,只是老臣以为周王殿下言中之比喻略有欠妥处,夕,魏相进谏皆直指弊端,乃逆耳之忠言也,今,刘尚书所言却是诬人清白,岂可同日而语乎,周王殿下固然量大,不予计较,然,朝廷的体面却还是要的,此老臣之愚见也,还请娘娘圣裁。”
“嗯,许相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也,本宫深以为然。”许敬宗话音一落,始终默不作声的武后脸上立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嘉许了一句,而后,面色突地一肃,眼神锐利如刀地盯着跪伏在殿中的刘祥道,寒着声道:“刘祥道,尔可知罪?”
完了,这回是彻底地完了,先前李显站出来畅畅而谈之际,刘祥道原本死灰一般的心已是稍稍活络了一些,可待得许敬宗的进言一毕,刘祥道心中刚升起的一点点希望也就此破灭了个干净,知道自己怕是过了不了眼前这道坎了,哪还敢强辩,只能是磕头如捣蒜一般地哀告道:“皇后娘娘息怒,老臣知罪,老臣不该酒后妄言,老臣知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