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高宗的心思(3 / 4)
时间满大殿里隐隐的抽泣声四起,便是连武后的眼圈也都微红了起来,至于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那就只有老天才晓得了的。
“不怪你,朕不怪你,显儿戍边多年,能以河西一地之力剿灭吐蕃这等大患,实能人所不能,朕高兴啊,只是,唉……,贤儿他……”
高宗伸手抹去了脸上的泪痕,宽慰了李显几句,旋即面色便是一黯,话说到半截子便说不下去了。
呵,果然来了!一见到高宗这副表情,李显的心立马便咯噔了一下,一股子酸涩之感已是狂涌了起来——李显这一路虽都是在急赶,可却并未与东都断了联络,自是清楚目下的朝局之动态,简单地说,就是两条,一是立储问题,二么,便是废太子如何定罪之事,前者朝中已是议得沸沸扬扬的了,大体上一众老相们都支持立李显,可武后一党却主张立李旭轮,理由么,就是明崇俨的批语——英王类太宗,相王命最贵!然则高宗却始终不曾表过态,但凡有敢当面问其者,一律被轰将出去,哪怕进谏之人是张文瓘这等老臣,也概不例外,至今无人知晓高宗究竟属意何人;至于后者么,奉旨主审的刑部尚书武承嗣早已将此案审完,涉案万余人中,处斩四百余,抄灭三族者,也有百余众,余者皆流配,而太子因谋逆之大罪,也得了个赐死之判决,高宗对此事同样不置可否。
“父皇过誉了,孩儿只是行本分事耳。”
李显虽已然猜到了高宗的用心,但却没打算接话,这便假作没听到高宗后头的话语一般,只是对前头高宗的夸奖之言谦逊了一句道。
“本分便好,本分便好啊,倘若人人行事皆依着本分,朕又何须烦恼哉,唉……”
高宗原本就不是个机变之人,前头那些感慨本想着引出李显的谏言,却没想到李显居然不接茬,不免有些一脚踏空之感,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该如何应对方好,只能是顺着李显的话头,发出了几声无甚营养可言的感叹,脸上的黯然之色登时便更深了几分。
“父皇,孩儿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显是不打算按高宗的套路去走,不过么,就目的而论,与高宗心中所想却并无太大的区别,这会儿见高宗已是黯然无语,也不想任由这等尴尬的气氛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这便略一沉吟,躬身拱手地进言道。
“显儿有话但讲不妨,朕听着便是了。”
高宗的目的其实就一个,那便是保住李贤的小命,不为别的,只是出自一个父亲的心理,他实在不想再看见又一个儿子死于非命,哪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