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帝之一(3 / 4)
召唤人物一出,陶商就有点尴尬了。
先说这个泉盖苏文,此人在历史上虽算不上什么鼎鼎大名,但也算是一代枭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这泉盖苏文本为高句丽国的宰相,掌管一**政大权,在一次军事政变中,杀死了忠于高句丽王和数百名保王派大臣,另立新的高句丽王,并将之视为傀儡皇帝,独揽高句丽国大权。
泉盖苏文大权在握之后,对强大的唐王朝藐视,公然入侵唐朝所册立的蕃国新罗,最终导致李世民勃然大怒,数次发兵征伐高句丽。
大唐国力虽强,但泉盖苏文仗着高句丽国有辽水之险,自己又颇有领军之才,拒河坚守,两度鏖退了**的进攻。
正是凭着这两次奇功,泉盖苏文在高句丽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被高句丽人视为了拯救国家的英雄。
尽管泉盖苏文死后,其三子内斗,使高句丽国国下降,最终被唐朝联合新罗发动进攻,灭亡了高句丽,但泉盖苏文的实力,却也足以让他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这个泉盖苏文,应该算是高句丽历史上最强之人了吧,他既然被召唤在了乐浪郡,眼下乐浪郡又被刘备割给了孙策,那他多半会投奔在那小霸王的麾下了,倒是又给孙策添了一个人才了……”
陶商心中暗暗思忖,却并无太多忌惮,泉盖苏文虽有些本事,统帅值也达到了90以上,但与华夏浩如繁星般的杰出将星们比起来,最多也不过是众星中寻常的那一颗而已。
真正让陶商感到忌惮的,是第二名武将。
赵匡胤,大名鼎鼎的宋朝开国之郡,唐宗宋祖里的宋太祖,这才是一个牛逼到极点,让陶商背上都掠过一丝寒意的人物。
这赵匡胤起于五代末年,出身寒微,效忠于周世宗柴荣,高平一役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大破北汉军队,一战扬名于天下。
其后赵匡胤又跟随柴荣南征北战,为后周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凭借着一次次的功劳,他羸得了周世宗的信任,最终在周世宗临死之前,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统帅中央禁军的大权。
随后,赵匡胤正是凭借着掌握军队的权力,果断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而立,建立了大宋王朝。
在位十六年间,赵匡胤先后灭了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南方诸国,为宋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文治武功之盛,放眼历代帝王,那也是排名前几位的存在,堪与唐太宗媲美。
当初陶商读宋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