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五章 料于朝廷先(2 / 4)
他收的两个干儿子,又或者帮他管着铺子的姻亲、家仆。\r
张永在宫中多年,也算积攒出一点势力,京城中有不少人为他做事。\r
明朝太监得势,巴结的人自然就会增多,不单单是宫里的太监,在宫外也会建立起依附势力,尤其是司礼监和御马监的执事太监,体现得最为明显。\r
等云柳把东西带走,沈溪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基本做好出缺地方的准备。\r
沈溪来到书房,在书桌前坐下,随便拿起书本看了一会儿,谢韵儿捧着杯热茶进来,道:“相公,您说……我们真的要离开京城吗?”\r
沈溪放下书本,道:“暂且不太清楚,但看情况八九不离十……怎么说呢,你相公锋芒毕露,立下的功劳太大,从个人前途来说并非全是好事,不招人妒是庸才嘛!”\r
谢韵儿皱眉:“妾身不太明白!”\r
沈溪在谢韵儿面前没秘密可言,解释道:“说起来很好理解,你相公虽然是文臣,但却并不得朝中大佬欣赏,除了谢阁老外,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一向将我当作异己,处处戒备。”\r
“与其在京城步履维艰,不如离开到地方为官,索性我做官的时间不长,在地方多积累一些为官经验,跟家人好好过些舒心的日子,未尝不可!”\r
谢韵儿紧张地说道:“那相公,您到地方后,不会又要……负责平定盗匪倭寇之事吧?”\r
沈溪微笑摇头:“料想不会,朝廷在东南沿海已经分别派了人去,我这次出缺,可能会在湖广、江赣一带,具体要等朝廷的旨意!”\r
谢韵儿轻叹:“相公心也真大……朝廷那边尚未给您安排差事,但似乎相公什么都知道了!”\r
沈溪无奈摇头,不是他有什么远见卓识,而是他对朝局观察得很透彻,把皇帝和那些朝臣的心理把握得准确罢了。\r
沈溪赴任延绥巡抚前,已是闽粤桂三省总督,右副都御史,等履任西北直接便是正二品的右都御史。\r
沈溪算了算,按照目前的级别,自己要么去九边,要么去湖广、江西、云贵、四川,反正就这些地方总会有麻烦事等着他处置。\r
文官集团防止他执掌边军,获得军权,所以去九边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往云贵,可能性也不高,毕竟他是对鞑靼一战的大功臣,皇帝将他调云贵有发配的嫌疑,皇帝为了赢得民心,断然不能这么做。\r
既然不想进入翰林院体系熬日子,又无法留在六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