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黄雀在后(2 / 3)
几分精光。
差点忘了,还有宗室……
似乎眼下,也只有宗室能迫着陛下痛定思痛了,天下是姓朱的,陛下是天子,代表的乃是数百上千宗室诸王的利益,这满天下这么多藩王,若是这时候,有人出来表个态,比如周王……那么……
嘿嘿……
刘瑾的唇边不由浮出了得意的笑容,脑海里已有了布局,心中大致已有了一些想法,便呷了口茶,舒舒服服地躺在了他的摇椅上。
只是到了次日清早,却有人跌跌撞撞地找到他的跟前,惊慌失措地道:“公公,公公,不好了,不好了。”
刘瑾昨儿值夜,就在这司礼监的摇椅上睡了一觉。
此时,刘瑾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伸了个懒腰,才道:“怎么了啊,天又没塌下来。”
此人连忙道:“公公,外头沸腾了,沸腾了啊,今儿筳讲,东阁大学士杨廷和,翰林戴大宾,一齐当着陛下的面,弹劾新政,弹劾公公。”
“什么?”刘瑾一轱辘地翻身起来,道:“弹劾什么?”
“弹劾公公您啊。”
刘瑾一下子明白了,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这姓叶的那份供状,从一开始就不是去告御状的,也就是说,姓叶的肯定知道靠这个整不跨自己,姓叶的和陛下关系这样好,怎么会不知道陛下的心思呢?他在陛下面前告不倒自己,为何还要上这份供状?
生怕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不,叶春秋从来就不是一个愚蠢之人,这时候,刘瑾想到了一个可能,这家伙真正的目的是给人提供一个口实。
什么是口实呢?
这个世上对于清流来说,还有什么比打太监更有吸引力?
也就是说,刘瑾从进了紫禁城,掌了司礼监开始,其实就天生自带了一个嘲讽光环。
那些清流官,虽然被死死压制,可是清流是压制不完的。
本来大家也没想到这一茬来,或者说,也没什么人吃饱了撑着跑去找刘瑾的麻烦,刘瑾毕竟如日中天,他下头有吏部,有都察院的爪牙,这些年更是布置了不知多少党羽在重要的位置上。
可这就代表刘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叶春秋的罪名,是杀刘芳,是擅自调兵,可现在叶春秋却将这些与刘瑾联系到了一起。
为什么这样做,豺狼当道啊。
豺狼在哪里,豺狼在宫里。
刘瑾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要知道,大明朝从来不缺不怕死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