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势同水火(2 / 3)
。从官阶看,与在翰林院一样,并不高,但翰林为清贵之府,赞善旨辅导太子之责,对官员品德、学问的要求很高。可见费公的声望,几乎无可挑剔。
接着,便开始颂扬费宏在礼部尚书任上的事,说他如何坚持原则,说他为了士绅,与陛下据理力争。
说起费宏……
其实在这一次公推之中,费宏一直充当着默默无闻的角色,虽然一开始,费公入围倒是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可是很快就没有人注意他了。
因为谁都知道,这场推选是李公和王公的对决,各自代表着程朱理学与诗社为代表的商贾,双方竞争激烈,可谓是势同水火。
而费公,听闻一直是和李公交好,政见也与李公重合,可毕竟资历还太浅,何况背后也没有足够的后台支撑。
很公正地说一句,费公是有机会入阁的,可是一跃成为辅大学士,还是不合适。
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是被遗弃的对象,倒不是他的出身不好,也不是他而今官位不显赫,更不是因为他资历不够,而是因为,在李公和王公的光环下,完全掩盖了他的光芒。
可是现在……当赵举人死死地盯着文章,猛地,他的思维的某个角落像是被什么唤醒似的,一下子产生了奇妙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他不免又想起现在处在流言满天飞中心位置的李公……李公还能坚持下去吗?若是坚持不下去,不是还有一个费公吗?
看了今天这士报,才徒然想起,一直被大家所忽略的费公,从某种程度来说,费公可谓是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连太白报都不屑于去揭露费公的,反是将李公当作大敌,而太白诗社可谓是声势浩大,铺天盖地地宣传和动员起来,对于所有像赵举人这般的人,宛如乌云压顶。
就在这时候,赵举人突然间感觉焦虑了一个晚上后,在幽暗的心绪里,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
对啊,若是李公不成,费公也可以啊。
其实赵举人未必就喜欢李公,从这么多日揭露出来的事来看,赵举人甚至有一些怒其不争的感觉,可是他不得不承认,他必须支持李公不可,这是因为他更讨厌王公,为了阻止王公上台,李公的私德甚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公的价值观以及政见,与赵举人这些人不谋而合。
可现在,就在所有人忧心的时候,才猛然地现,是可以即便不选李公,也一样可以阻击王公的,因为他们还有一个选项。
这种感觉,宛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引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