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留中(2 / 6)
时感患,立待救济,若循资挨报七八处衙门,何时报达得遍也。凡报病者,不论大小衙门,启闭冗暇,即时投入。如有把门人阻拦。及将官施行迟误者,罪坐所由。报病迟过一日者,罪在报迟之官。若因迟报致病兵身死者,究其迟误之人。”火铳声大声的回答。
梅之焕和李长庚手里都拿着本九头鸟操典。对照该条例,发现那名队员所回答的与操典上完全一致,居然一字不差,都不由惊讶。
刘钧这时转头对下一个火铳手提问,“列兵,告诉我病兵如何探视?”
“报告长官。凡病兵初病者视之,以后在队总,则时时着视。旗总则一日一看,百总则三日一看,把总则五日一看,千总则十日一看,营将每半月一看,主将惟看病重者存恤之。”
“列兵,告诉我,听到吹哱啰要干什么?”
“报告长官,凡吹哱啰,是要各兵起身。再吹一次,是要马兵上马,车兵附车,步兵执器械立齐。”
“列兵,告诉我打锣是什么意思?”
“报告长官,凡打锣,是要各马兵下马,车兵下车。再打铜锣,是要各项兵俱坐地休息,旗帜俱偃卧。”
刘钧一个个问题提出,每个被问到的士兵,都能马上大声的回答出准确答案,每个人都回答出来了,相当不错。
梅之焕和李长庚看的不由大为赞赏,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上下指挥通畅,而士兵们首要掌握的就是旗鼓号令,如果连旗鼓号令都看不明白听不懂,还如何调动、作战?
一支精锐的兵马,最基础的就是要耳听金鼓之声,眼看旗帜之色。如果鼓声不绝,那么哪怕前面是刀山是火海,也要赴汤蹈火。如果鸣金该止,就算前面都是金银锦缎好马,也不许回一次头。
假如能做到这一步,那这支军队绝对会是支精锐。
梅之焕看着很感兴趣,亲自下场问了一些旗令,结果对他提出的各种旗帜命令,被问到的士兵都能答对。
“这些人自入营之日起,每天都会抽出不少时间专门学习旗鼓号令。”刘钧有些自豪的向梅李二人道。
“很好。”梅之焕满意的点头,“很让人惊叹,可为何我却对你做到这些并不觉得意外呢。”
“继业天生将才。”李长庚在一边夸赞刘钧道。
刘钧扫视了一眼齐独眼和他的部下,“这些将士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只要跨过了这最后一步,他们就能称之为真正的精锐之师。这最后一步,就是得经过实战的战火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