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明末称雄 > 第221章 挖到宝藏

第221章 挖到宝藏(3 / 5)

个准数。

黄道周解释道,“每亩地一年只征一季的粮食收获一半,这个一半是按照近十年田地平均产出。例如郧阳卫的这些屯田,是可以早晚两季收获的,但朝廷只计晚稻一季收获,按郧阳水稻晚稻平均亩产二石计算,收取一半的一石为屯租。”

“那就是一亩只收一石了?那早稻不收租吗,种豆子、番署呢,也不收吗?”许多人迫不急待的在下面高声问道。

“确实如此,只按一季收获的一半收租,每亩收一亩稻谷,每丁五十亩,那一年只征五十石稻谷,直接征粮。且由官府征收官府运送,而且不加火耗。”

“若遇水旱灾情,也将视实情减免。”

下面的一众百姓听的难以置信,兴奋万分。虽然说在江南地租征收本来也都只是收一季的一半,比如在淮扬等地,好多人种一季麦子再种一季稻子,但地主都只照例只对稻子征一半的租。

而早先卫所初设时,是每亩征子粒粮五斗,但他们除了屯田还有其它许多的负担,比如上番班军、守城、服工役等等。现在能安心的种田。这个租子并不高。毕竟郧阳不是北边,产出低。郧阳的田地还是很不错的,且适合水耕旱种都行,一年能够两季。

尤其是按丁授田,按黄道周的解释,只要满二十岁的男子到五十岁的男子,都可以算一丁,都能得到五十亩田。这样一来,一个家庭那么能得到百亩田。甚至更多,虽然如此一来,可能得全家老小上阵耕种,但种的越多。那自己能留下的也就越多。

“官府将向你们提供种子、农具、耕牛等租借,另外还将向每屯丁提供五两银子的无息借款。”

随后,官府开始推行授田。

刘钧把那些屯丁按十屯丁编为一组,五十屯丁编为一队。一百屯丁编为一屯。每组让屯丁自选一个组长,每队推举一个队长,一屯推举一个屯长。这些组长队长屯长负责传达官府的公告命令。以及维持屯队里的秩序,调节纠纷、带头维护水利设施等。

在农闲之时,各屯队还要组织进行一些操练,各屯队组长就是操练的各级队官。刘钧倒不是希望这些人拉去打仗,只是希望他们农闲时有所训练,获得一些自保屯庄的能力。

因为对卫所丁口早有清查,因此分田很顺利。郧阳卫所有两万左右的正军余丁,这次授田时把授田年龄调到二十岁到五十岁,因此有些年龄稍小和一些年龄稍大的,都没有授田。不过平均下来,差不多是一个军户授田百亩,一户平均有两丁授田。

一家人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