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君前奏对(2 / 4)
于奔命。”
刘钧很知道自己短短时间能爬到这个高位,那是皇帝对他剿匪有力的酬谢,同时也是早寄希望他能带兵对付建虏再立新功。如果他不肯出兵辽东,那他对崇祯就没有价值了。而崇祯对于那些没有价值的臣子,是很无情的。
可刘钧也实在不想去锦州,带着九头鸟去锦州跟建虏硬碰硬。还得在其它将领的指挥之下作战,这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辽西那是辽西将门们的地盘,那里已经差不多是军阀割据,外地的客军过去。绝对不会好过。
这些天刘钧一直在思虑这个问题,最后他觉得,既然不能避免去关外作战,又想不受辽西督抚们的指挥,那最好就是避开宁锦那个绞肉机。
他想到了毛文龙,当年毛文龙在皮岛也曾一度混的风声水起。一个溃败的小校。最终在皮岛建立起了一个军镇。虽然最后毛文龙的东江兵取得的战果有限,最后还因为不听朝廷调派,忙着搞交易做生意,而被袁崇焕杀了,但毛文龙却给刘钧一个启发。
为何要去锦州硬拼呢,为何不如毛文龙一样,也独自作战呢。
但刘钧并不想如毛文龙一样仅守着鸭绿江口的一个小岛上,做着转口贸易。刘钧想到了原来东南的倭乱,倭寇乘着船只在东南沿海随处登陆,四处抢掠,弄的明军焦头烂额。
如果刘钧能有足够的战舰,那刘钧就能跟倭寇一样,在清朝控制的那长长的海岸线上,随处登陆,避实就虚。
而且这样的作战方式还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避实就虚,不用跟清军硬碰硬。其二,能完全掌握主动权,想打哪就打哪,而不再如在辽西一样,只能被动的守在那些城堡里面,等着清军来围攻。
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这种海盗式的登陆作战,还是一个大肆抢劫的机会。
而这种作战方式,只要能达到一定规模,确实能让清军相当头疼,也肯定得从辽西撤回一些兵马到后方去。
而从内心里,刘钧也是希望以此来保存自己的实力,甚至在未来继续壮大自己。
“你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取得多大的效果?”崇祯问,“当年毛文龙取得的效果就很有效,朝廷每年向东江镇提供数十万的军饷,可最后东江兵却在登莱作乱,最后还叛降建虏。”
“毛文龙坐守皮岛,进取心也不足。但如果陛下能支持微臣,那么我们将让建虏千余里海岸线上永无宁日。”
“福建的郑芝龙可信吗?”崇祯对于郑芝龙这个受招安了的大海盗头子也有些了解,这个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