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拥兵自重(2 / 4)
总兵官,兼任宁远总兵。
而吴三桂的父亲却更不降反升。从无实权的五军都督府升任了京营警备大营的文臣协理,与另一名勋贵国公提督和一名内臣提督共同统领警备大营,节制着警备大营的昌平、通州、密云三镇。
崇祯很清楚,辽西兵败之后,朝廷损兵十余万,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城。吴三桂和祖大寿本来都应论罪责罚,但辽西只剩下宁远,宁远又以吴三桂和祖大寿的宁锦两镇兵马实力保存稍好,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朝廷都不能处罚他们。
他不但不能处罚吴三桂和祖大寿。甚至还得加他们的官职,好言慰问。
今天,崇祯召吴襄入见,就是想与他商讨关于辽西的事情。
崇祯问吴襄关于辽西局势的看法。
“陛下。祖宗之地,不可弃也。”这位商人出身,后来考取武进士,被辽东王李成梁招揽入麾下,最后又与辽西将门祖氏联姻的警备协理回答道。
听到这个回答,崇祯不置可否。
“爱卿觉得令郎还可再战否?”
吴襄猛然明白过来。皇帝这是想要趁辽东大捷的时机,让宁远兵马反攻辽西。他很清楚宁远现在的情况,儿子吴三桂已经与他通过书信,告诉过他宁远现在的真实情况。宁锦两镇损失惨重,而朝廷新设立五大军区,又把山海关从辽西提督中分出,归入了京营卫戍大营。
如今吴三桂虽然依然还挂着辽西提督之职,但事实上,整个辽西、宁锦三镇,只剩下了宁远一座城池,吴三桂这个辽西提督总兵官,驻地被定在广宁,那里现在还被清军占据着,祖大寿这个锦州总兵,同样防地被清军控制。
吴三桂在宁远收拢败兵,把这些别镇的败兵都整编进了自己的军中,现在辽西宁锦三镇勉强又编满了九万兵,但实际上只有八万,有一万空额。这八万还多是败兵,缺甲少械,军心不振。
这些人勉强守着宁远还可以,若反攻辽西,肯定不行。
吴襄伏地,小心谨慎的道,“辽西新败,督抚被擒,如今军心不振,士气低弱。而且原本大军粮草器械都屯于笔架山、塔山,现在俱都失落。虽宁远名有满编三镇兵马,但实只有八万,其中还缺将少械,真正可堪战者不足三分之一。”
“况且,各镇兵马已经许久没有发饷,也没有粮草,若要发兵,须得筹集粮草,补给器械,然后可战。”
说到底,还是要钱。
崇祯皱了皱眉头。
“朕收到奏报,鞑虏主力已经回师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