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我大清(3 / 4)
位。
大家似乎丝毫没有把城外的敌人放在眼里,坐在屋里,倒更像是寒冬里乡村里一群人围坐一起窝冬烤火。而实际上,楚军中的各级关系确实都很亲密,某些方面,刘钧很推崇将士们亲如一家,尤其是同连队里的兄弟,更是同吃同住一起并肩战斗的生死兄弟。
战友如兄弟,军官如家长。
参将张国柱一边喝着早茶,一面道,“等再过半个时辰左右,鞑子的火炮阵地就要架设好了。”
他的话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大家都看到了鞑子的劝降信,也看到上面多尔衮得意洋洋充满炫耀的那句话,八旗劲旅十万,红夷大炮千门。其实楚军的侦骑早把鞑子的底细摸的一清二楚,不过五万人马,还包含着部份包衣阿哈。所谓红夷大炮千门,更是夸大,真正算的上是红夷炮的加农炮,大小总共才百来门,其余的都是些将军炮、佛朗机,甚至还有虎蹲炮加一起。
“鞑子正准备把炮阵设在城外一里处呢。”另一名军官大笑着道。
“很正常,就他们那些炮,虽说有百门炮也能称的上是红夷炮,可真正能称红夷大炮的可就二三十门,他们的那些炮,就算红夷大炮,射程也很短,精确度更别提了。他不把炮阵推到城下一里左右,根本就打不到城墙也打不中。”
“这多尔衮,真以为从吴三桂那里得了几门我们扔掉的淘汰货,就以为自己也牛气起来了?哈哈哈,一会,咱们就要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才叫大炮。”
傅山端起茶喝了一口,放下,笑着道,“别急,小心把鱼给吓跑了。”
大家在屋里一边聊着天,一边喝茶,很是轻松。不过在外面,城头上的一众参谋们,却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在认真的观察记录着城外清军的布置,通过千里镜,观察着清军的各色旗帜、铠甲等,然后叛军他们各处的实力,寻找他们的主力,以及他们的战术布置。
“鞑虏设了两个炮阵。东西两翼各一个,目前都已经推到距城下六百步距离构筑炮阵。两边初步估算,都各有二十门千斤以上红夷炮,其中三千斤以上红夷炮,各有十门,五千斤以上红夷炮各有三门。另外两个炮阵还有不少大中小号的佛朗机,还有一些将军炮,这些将军炮有些类似于虎蹲,形体要大些,不过也都是以发射霰弹为主,射程极近。”
“除了红夷炮和大号佛朗机,其余炮都打不到城墙,其它的炮估计都是护卫炮阵。”
参谋们迅速做出判断。
“城南除了正白旗的旗帜,通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