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明末称雄 > 第415章 八大总督

第415章 八大总督(3 / 4)

,最后票拟再呈总理处。”

刘钧咳嗽一声,“我先抛砖引玉吧,吏部和兵部的这两份名单我都看过,有一点点补充意见,以文驭武固然重要,但兵部和枢密院这两个毕竟是军政、军令系统,如果都只是选用文官,尤其是他们举荐名单中好些人都才二三十岁的年轻文官,有些甚至都只是中进士三五年而已,连半点与军队相关的经验都没有,如何入兵部和枢密院?”

“眼下大明的内外军事形势还是很紧张的,必须用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文官甚至是武将,毕竟不管怎么说,打赢仗是最重要的。”

“我在这里也举荐几个人选吧,我举荐由侍郎吴襄出任兵部总后勤司长,祖大寿出任陆军司令,郑芝龙出任海军司令,赵顺任总装备司长。”

“枢密院这边,我再推荐傅山任总参谋长。”

刘钧虽然是新入阁,可一入阁却已经在六位大学士中排第三,仅排在首次辅后面,甚至比入阁两年多的其它三位群辅位置还靠前。尤其他还是三大顾命大臣之一,因此他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吴甡看了眼其它人,“对于郡王的举荐,诸位有什么意见?”

“我先说几句吧。”刘宗周不紧不慢的出声,“过去我们不论是对东虏还是对流匪,都胜少败多,缘何?我觉得郡王说的很有道理,不能固守祖制一味强调以文驭武。打仗,毕竟还得内行来指。以文驭武,应当是文官统领,监督,而不是代替武将指挥。作战指挥权,还得给武将。兵部和枢密院,后部尚书和枢密使固然当由文官担任,可下面的这些新设的官职,各兵种司令,各战军司令,起码还是得由那些有过担任总督经验或者担任军镇总兵之文武官员来出任,更好。”

“吴襄、祖大寿、郑芝龙、傅山都任过总兵,都有前线指挥作战的丰富经验,郡王举荐他们担任的各个职务,我觉得很适合。眼下,是时候不要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了,尽快的平定关外和中原的内外战事,才是首先的当务之急。”

对于刘钧举荐的赵顺,厅里其它人都并没听说过。没人知道,刘钧举荐的这个赵顺,虽然原来身上也挂了个指挥佥事的衔头,实际上原来却仅仅是个火器匠人而已。后来投奔刘钧,成为了刘钧的火器坊的匠头,现在更是成为整个楚军军工体系的头了。

刘钧提出让赵顺来出任兵部的总装备司长,并不仅仅是提拔自己人,而是有着更长远打算的。

这次兵部和枢密院的调整,出现了大批高级职务空缺。

刘钧也只是推荐了几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