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明末称雄 > 第516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钱

第516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钱(2 / 7)

些人都不是复社自己选出来的,甚至不是复社成员。

而复社所有的重要会议等。都必须有他们出度。

对于这些附加条件,黄宗羲觉得有些郁闷。但最后大家还是通过了,毕竟朝廷花了这么多银子。肯定不会完全放手的,军中不也还要派监军吗。好在监事也是士子出身的官员,不会是太监,要不然大家肯定不会接受。

大会结束后,黄宗羲回了家乡绍兴。

虽然当了社长,可毕竟乡试重要。

回乡时,他听说各地都在开展换契行动,当听到换契还要征收百分之八的契税时,黄宗羲心里有些不满。

一回到京。家里就告诉他衙门来催了好几次换契之事,说再不去更换。以后没有新契可就要没收田宅财产。

黄家在绍兴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一个安宁的乡下。

黄家也算是乡里的大户地主。平时也都是靠出租收佃放债收益,家里人多不事生产,一心只是读书科举,然后出仕做官,赚下的银子又拿来置地放债,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夏收已过,租子也该收了。”

黄宗羲对管家道,这附近的人家大部份都是佃种他们家的地,且都拖欠的厉害。眼下已经夏收,如果不马上下乡催租,只怕农民们到手的那点银钱,转眼又不知道哪去了。

“大爷,今年的租子佃户们都已经送过来了,连着往年欠的,也多是补上了。还有拖欠的,也只剩下最穷的那几家。”

管家的话让黄宗羲大吃一惊,什么时候佃户们不再拖欠佃租,甚至不抗租了?

江浙地区虽然富裕,可也是重赋地区。

《明史·食货二·赋役》载: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而司农卿杨宪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赋,亩加二倍。故浙西官、民田视他方倍蓰,亩税有二三石者。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虽然说绍兴属浙江省,不如江南省的苏松地区田赋高,但也比其它地方高多了。

苏州的田租最高亩税两三石,松、嘉、湖等地也有亩税一石左右,再其次常杭绍兴等地又次之,可也亩税七八斗。

比起河南等地一亩三五升的税,那是重了十倍不止。

虽然说江浙富裕,百姓多种桑养蚕,加上商品贸易繁荣,收入远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