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经营(3 / 6)
劳改,也不是虐待,都是凭劳动自食其力。
等改造几年,他们要么落户边关,要么改造好后再回来。
当初刘钧提出严打的时候,许多官员还提出反对意见,觉得皇帝太过来严厉,其实心底想说的是残暴。
但是仅过了几个月,别的地方不说,仅是京师就完全变了样。
不说京师的旧城改造后,工坊多迁到了京郊,而内外城改造后,以前的那些低矮脏乱差的棚户贫民窟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街区。整齐的街道,林立的商铺,还有干净齐整的居民区。
以往每年到了腊月,尤其是雪后,每天早上起来,五城兵马司的人总得拉几车倒卧去乱葬岗。
可今年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遇到一个冻死饿死的。
也没有发生过雪压塌房屋的情况,京师腊月里的薪、炭的价格都没有涨价,官府提供了充足的薪炭供应,每家每户都能凭着户口本身份牌。领到足够一家人过冬的平价薪炭。
以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不但京师各官衙紧张,担心饥民闹事,就是各家大户商贾们,这个时候也得帮忙施粥放粮。一旦饥民们饿的狠了,不说暴乱,可是各种偷盗抢劫总是难以控制的。
现在好了,雪花飘飘,天寒地冻,大家却能带着轻松的心情欣赏一下美丽的雪景。
入冬后,刘钧跟蒙古诸侯合作的买卖也很兴旺。
建立在张家口和承德、赤峰、朝阳、缓远几地的纺织厂,从蒙古人手中收购到了大量的羊毛,皮革厂也收购到了大量的皮子。
这些厂子日夜加班,入冬前。加工出了大量的毛线和皮革。运入关后,再经过数家大工坊的加工,就有了大量的毛衣毛线,皮袄皮鞋等。
用羊毛纺成的毛线织成毛衣毛背心,暖和无比,皮袄皮袍更是防冷防寒,皮手套皮靴子羊毛围巾,这些商品一下子就在京师成了紧俏热销商品,被京师百姓哄抢。
这些东西其实也不够,得益于与蒙古的全面放开贸易。大批量的交易,使得这些皮毛成本大大降低,不再是过去晋商们深入草原收购再迁里迢迢运回,导致的高额价格。
如今随便一个普通百姓。买不起羊皮袍子,也能买几斤毛线自己织件毛衣围巾。
皮毛加工制品热销的同时,趁着冬季到来前蒙古人大量屠宰牛羊过冬的习俗,朝廷也开始大量收购牛羊牲畜,几个大型罐头厂日夜开工,通过简单的加工制成罐头后。得以更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运入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