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明末称雄 > 第588章 经营

第588章 经营(5 / 6)

道,四处打量,不时还问问价,买一两件商品。

对于众臣所说的这些。他比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在后世,城市经营是每个地方官员都懂得的。

当然,这也得有环境依托。若没有个安稳的环境,想搞城市经营也难。

大汉开国,万象更新,许多旧的弊端自然也就除去。旧的利益网被打破,也使得许多新制得以实行,许多新的事物能够生存。

尤其是银元券和银铜币的出现,使得商业繁荣有了基础。银元券使得货币流通量大大的增加,交易当然更加方便,商业也就越发的繁荣。

银行的出现,特别是其吸收百姓手里的零散银钱存储,然后再放出去给商人们借贷,更帮助他们把生意做的更强。

新朝吏治的刷新,对商业的支持态度,都在促进着商业的繁荣。

当诸多条件集合在一起,终于使得大汉的商业市场在此时完成了一个质和量的突破,形成了如今这种繁华无比的景象。

繁华的工商业。又增加了国家税收,反过来增强了国家实力。

这般繁荣的景象,朝廷的旧城改造工程,当然就能如此顺利了。朝廷拿国家的税收用市场法则来做这个工程。如同生意一样经营,朝廷没有搞征发百姓做无偿的役夫,也没有让地方提供各种材料物资,而是用从百姓商贾手里收到的税收,拿这些钱,向商人招标。从中标者的商人手里采购各种物资。

拿钱安置旧城区里的居民,补偿那些商家。

拿钱雇佣百姓做工,发给工钱。

在这些环节里,没有强迫,都是遵守着市场经济法则,公平合作。

改造项目完成,原来低矮脏乱的那些旧城区,就如一件翻新的家具一样,一下子升值数倍。朝廷通过增值的商铺、房屋出售,回笼资金,扣除各项投入成本,还大赚了一笔。

在别人也许觉得这整个过程十分的神奇,也有违历朝以来官府的做事规矩。

但刘钧觉得,其实事情并不麻烦,治理一个国家,有时把他当成经营一家公司就可以,两者之间,许多地方是相通的。

如果朝廷换个传统的方式来做这个旧城改造,强制旧城区百姓搬迁,免费征召百姓无偿做工服役。

表面看起来不用多少银钱投入,可在这过程里,却要从各地征发更多的百姓,效率低不说,还会引得百姓报怨。

当年朝廷修外城,结果最后只修了一个南城就修不下去了,为何,就是他们做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