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大军过境(2 / 5)
一条支流。忽兰叶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无尾河,说他无尾,是因为这条河有头无尾。这条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全长一千多里。但在过了新沂县之后再往西南不远后,就完全消失在了一片连绵的沼泽地里。新沂河是忽兰叶河的支流,河长一百余里。流经新沂县六个移民乡镇境内,河面有五六丈宽。
新沂县六个乡开垦的土地都是在河两岸,不过这里虽然土地肥沃,水也充足,地还平整,但这里却比魏山他们沂蒙老家有着更长更冷的漫长冬季。
在沂蒙山区,他们一年能种植两季土豆,二月播种春薯,六月收获。等到七月种秋薯。十月收获。但在这里,他们要到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种植。然后等到秋季收获,一年只能种一季。
玉米、大豆和水稻。也基本是如此。
这么肥的黑土地,如果不是天时,这样的地力种两季完全没问题。
太可惜了。
魏山却很满足,虽然只能种一季,可这里的地肥,地多。
他们在老家,一个小山村也不过二三百亩地,多数都是些山地。可在这里,大片大片的开阔土地,甚至有河边的水浇地,在这里,甚至还能种水稻。他们在老家,可都没有种过水稻,山里没那条件。
今年新开垦的新地,土豆种下去后,也没有那么多功夫细心伺弄,屯堡里要求开垦更多的土地,大家的多数时间都在开垦荒地上了,管理种植的土豆都是女人的事。
光他们屯,今年就种植了五千多亩土豆,另外还种了两千多亩玉米,两千多亩大豆和数百亩水稻。
当时大家想的都是广种薄收,反正是新开垦的地,先都种下去再说,收成多点少点没关系。地种熟了,自然产量也就会上来的。
可谁也想不到,这些新开垦的地,他们那么粗放式的管理,结果到成熟时,结果却非常喜人。
已经开始收获的土豆,按标准的二百四十步一亩计算,亩产量都达到了五百斤以上。当一颗颗圆滚滚的土豆被挖出来,很快装满一个个筐子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五百多斤一亩啊。
他们以前在老家山区里种麦子,一亩都不过一百多斤产量,就算种土豆,产量高些,可三五百斤算厉害的了,听说在山东的平原上田里,土豆亩产能达到千斤。可那是上好的田,种水稻都能产三四百斤。
他们本以为,一亩土豆能收个百来斤,就非常满意了。毕竟他们种了五千多亩呢,可结果却让大家惊喜。亩产平均达到五百斤以上,今年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