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科幻 >太上章 > 063、未兆之谋(下)

063、未兆之谋(下)(3 / 4)

回彭山?”

虎娃:“巴原战况新近有变,已到了决出分晓之时,若少务准备了什么后手,很快就该动用了,否则巴室国便会输掉这场国战,这是谁都能看到的结果。以我对少务的了解,既然谁都能看到巴室国战败求和的结果,少务是绝不可能挑起国战的,我想战场上很快又会有新的变故生,我们就在山中等消息便是。”

云起等人不仅带回了在仙家遗迹中收罗的宝物,也带回了巴原上最新的战况消息。云起在古雄川做客时,樊室国刚刚攻占了古雄城,这也是樊室国进军以来攻占的第三座城廓。北刀大将军并未力战,见敌军势大,提前撤走了民众和廪库中的物资,主动撤退将战线后移。

少务在北线针对樊室国的战略,可谓一目了然,也是虎娃曾在朝堂上当众讲过的,就是“放血”之法。樊室国要越过山脉才能进入巴室国,而在调集物资和后备军阵投入前线,也要穿过国境内纵横交错的山脉,是一场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只要灵宝牢牢地占据着巴原中央的百川城,使樊室国与帛室国大军不能汇合,也使樊室国失去了通往前线的交通便利,这样的消耗就会持续下去。战争对巴室国也是一场消耗,但巴室国是在境内作战,后勤压小得多,它的国力更强也更能耗得起,相对而言,这会让樊室国越来越显虚弱。

但是这种战略也有一个限度,就是樊室国不能取得就地补给,人员和物资都得从大后方长途运送,所以北刀氏大将军撤退时,将民众和所有物资都运走了。可是樊室国若控制了足够大的地盘,站稳脚跟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迁入民众就地经营,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经过了一个完整的年度,当地新种下的粮食便可以收割了。巴原上的国战恰恰已持续了完整的一年,这几乎是一种标志——全面冲突的标志。

古时的很多局部冲突,往往都生在冬天,因为秋季需要收割粮食,春天又需要播种耕作,在农闲之时最适合解决恩怨,仗打到春天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来年可以接着打。在后人看来,这往往就像村寨间的聚众械斗。

可是持续整年以上的战争,那就是真正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了。它意味着国中的壮劳力被调上前线,在整个从播种到收获的季节都不得归田,战败一方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其实北线的樊室国与巴室国之战,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是一种战略上的相持,最终的结果还要看南线。

恰恰就在云起等人来到步金山前不久,镇南大将军翰雄在国境上布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