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大捷(2 / 3)
食和蔬菜等等。
天已经越来越冷了,蜀中这个地方基本见不到什么青菜,而唐舟之前弄的蔬菜大棚,并没有在蜀中传播开来,有人做,但不多,因为蜀中地形复杂,推广起来不容易。
但经历过这件事情后,唐舟觉得可以趁机推广一下,不仅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可以卖到南诏邻国,以此改善大家的生活。
除了种植蔬菜外,唐舟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商业的发展。
蜀中因为地形的关系,比较封闭,很少与外界交流,就是与大唐的其他地方也少,很多商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做买卖,解决了这个事情后,蜀中才能够真正的好起来。
但想在蜀中发展经济并不容易,一是道路崎岖,路不通,商人自然不愿意来,再有就是蜀中的经济模式单一,商人很难在这里发现商机,如此,自然也就不愿意来这里了。
唐舟分析了一下蜀中情况,觉得要解决蜀中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修路,已经寻找一些可以让蜀中百姓发财的路子。
修路,蜀中多栈道,不过栈道人走还行,马车就有点困难了,所以修路修的不能是栈道,得是那种能够让马车通过的大路,如果蜀中有一条大路直通京城的话,就凭蜀中适宜的气候,肯定能够吸引大批人来的。
修路虽然有点困难,耗资巨大,但唐舟还是指定了一个计划,并且写成奏折派人给送到了京城,如果李治同意,就可以组织人按照唐舟设计的路线进行设计了。
这条路线,将成为通往蜀中的大门。
当然,唐舟不可能说修路只是为了方便蜀中百姓的,为了蜀中百姓方便而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李治可能觉得可以花,但朝中群臣肯定有人不同意。
蜀中就那样,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就行了,干嘛修路啊。
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唐舟给出的让蜀中百姓方便的理由是不行的,所以唐舟在这些理由外,又着重说了另外一个理由。
蜀中道路若通,可加强蜀中百姓与外界的交流,而蜀中再无地势优势可言,再有贼人想隐匿此中,难矣。
蜀中若是没有了屏障,叛军自然也就不会想要躲进蜀中来了,更不可能有柳白那种在蜀中称王的念头,唐军随随便便就能够进入蜀中的话,你如何称王?
奏折送到了京城,事情的确如唐舟猜想的那般,只是方便百姓的话,李治以及朝中一些官员同意,但是另外一些官员就觉得有点不值当,既然有栈道可以走,又何必修路,那样花费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