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施恩与消息(2 / 3)
这些人议论纷纷,贺鲁淡然一笑,这个时候,侯远道:“可汗这么做是对的,一来可以收买人心,而来也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不想自己的领土也这样被人瓜分,最好就是听话一点。”
侯远这么一说,其他人顿时明白过来。
有了这个瓜分领土的先例在,他们那些首领肯定都把眼睛定向了其他人,如果其他人有什么异心的话,这些首领肯定会向贺鲁禀报的,因为这样一来,灭了他们就可以分那个人的土地了。
但大家都这样想,自然也就不敢有异心了。
软硬兼施是软硬兼施,同时也达到了一个让他们相互监督的作用,不想被人发现把柄,就只能跟着贺鲁干了。
-------------------
贺鲁带人回到自己的地盘后,立马有探子送来了一封信。
“可汗,我们发现一支唐军的足记,他们正在向西域都护府赶来。”
听到这个消息,贺鲁眉头微凝:“可有调查清楚是何人领军,又有多少人马?”
“何人领军尚未调查清楚,人马大概有三千多人。”
听到只有三千多人,贺鲁神色微微一松,三千多人,并不能影响大局。
“好,继续监视,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贺鲁说完,探子就退了回去,侯远眉头微凝,道:“可汗,大唐果真不甘心让您登基,现在已经开始部署了啊。”
贺鲁点点头:“是啊,大唐还是太高高在上了,像我这样的人背叛了他们,哪怕李世民已经不在,他们也咽不下这口气,不过三千人,不足为虑。”
侯远摇摇头:“虽说李世民驾崩了,但大唐还是有很多良将的,先不说自隋末就崛起的李绩、程咬金、尉迟恭这些老将,最近这些年大唐的年轻一代将领也不少,薛仁贵,苏定方等等,所以还是小心谨慎一点的好。”
大唐不杀功臣,所以哪怕李世民去世,大唐的良将仍旧十分可观,提起一些人的名字,便足以震慑许多外夷了,比如说在十几年前灭了另外一支突厥的李绩。
至于薛仁贵,那可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当年与高句丽的一战,薛仁贵一战成名,回到长安城后更是异军突起,先后立下不少功劳,如今已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最厉害的,乃是唐舟。
唐舟当年平定蜀中叛乱,之后派兵长驱直入吐蕃,一下子杀的吐蕃几年都恢复不了元气,而且唐舟善于权衡实力,所以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