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节 五铢钱!(1)(12 / 13)
每一位都有着一位单于委派的贵族为相国来监督。
这样的举措,使得匈奴帝国能维持住它的团结和统一,所有分散在数万里草原上的部落,都将服从单于庭的意志。
“右贤王忤逆我,已经被撑犁惩罚,暴毙而亡,作为撑犁孤涂,伟大的冒顿单于的后代,我将会重新任命一位新的右贤王来统领胭脂山以北的所有弓猎之民!”军臣单于一入单于帐,就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了他的决定。
“伟大的撑犁孤涂,我们所有的弓猎子民都服从您的命令……”数十位贵族,或王或酋长,都跪下来,亲吻着军臣走过的地方,以示臣服。
无论他们过去跟右贤王有多么亲密的关系,此时,他们都遵从了匈奴的游戏规则,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者失去所有。
“我以撑犁孤涂的身份命令所有的弓猎子民,没有命令,不得踏进长城半步!”军臣单于于是发布了他来到胭脂山后的第二道命令,他环视着所有人道:“除非汉朝皇帝撕毁盟约,不然,擅入者死!”
“这是伟大的老上撑犁孤涂与汉朝皇帝的盟约,违抗者,视为叛逆!”
看起来,这命令好像很荒唐,什么时候,匈奴人会遵守盟约了?
对他们来说,订立盟约难道不就是拿来撕毁的吗?
但是,将这个事情放到政治角度上一思考,所有曾经接触过汉人或者本身就是过去的汉臣,逃亡者的人,心里面都跟镜子一样清楚。
打南边的汉人?
吃不到什么好处不说,还要被扎得满嘴流血。
过去几十年的事实证明了,汉朝有能力对匈奴造成威胁。
既然南边的刺猬那么硬,为何还要去南边劫掠?
现在汉朝每年送的礼物和财货,基本上就已经能满足单于庭对奢侈品的需求了。
更何况,要抢的话,西边和北边毫无反抗力的小国和部落不是更容易得手吗?
最重要的是,这位军臣单于,是过去的左贤王,一直坐镇西边,西边才是他的根基和老巢,至于这南方……
咳咳,则是他过去的死敌和竞争者的地盘。
这南方的部落至今都还效忠着已死的右贤王的子嗣。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臣煞笔了才会放任南边的部落继续入侵汉朝。
道理很简单,汉朝很强,假如入侵汉朝,就要集结整个南部的军队,甚至抽调西部的骑兵来配合。
这么一来的话,某些‘野心家’就会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