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两百九十节 忽悠匈奴人(1)

第两百九十节 忽悠匈奴人(1)(2 / 8)

呵呵,任何一个看过‘我大清’皇帝自白和典故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恰恰相反,他们特别聪明。

正因为聪明,所以才会本能的抗拒一切外来的物事与文化。

因为他们很清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打开了口子,让被他们愚弄的人民知道了历史,打开了眼界,他们的统治就要完蛋了。

而在此时,整个中国都在如饥似渴的寻觅一切能让自己强大起来的东西或者有助于自己强盛的东西。

至于这东西哪里来的,根本不重要!

刘彻笑着抛出了让自己老爹根本无法拒绝的一句话:“儿臣听说,那西域诸国之中,有着一种专门喂养战马的牧草,据说那种牧草是西域诸国乃至匈奴养马的关键!”

苜蓿草,毫无疑问是中国从西域获得的关键物种之一。正是这种不起眼的牧草在被引进到中国后。改变了中国战马不如匈奴的劣势。

至于棉花什么的,虽然重要,但不如苜蓿草更加简单明了,一旦抛出就能轻易的说服老爹。

天子刘启闻言。瞳孔一缩,问道:“太子是想?”随即他摇摇头:“即使真有那种牧草。匈奴必视之为军国机密,安可轻易授予我汉家?”

天子刘启当然知道刘彻想要干什么?

只是……

在天子刘启看来,刘彻这个想法确实很可笑。

那样的牧草若真的存在,匈奴人绝对会严防死守,根本不可能有一粒草籽流入汉地。

就像汉室不可能让一颗蚕卵,一粒茶种流出自己的国境之外。

刘彻微微一笑,道:“不试试,怎知不行?”

对于搞到苜蓿草种,刘彻是有着十足的自信的。

首先,匈奴与汉,根本就是两种政权模式。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追随雨季迁徙放牧,除了放牧之外,他们基本不会耕作,更别说去种什么草了。

事实上,苜蓿草一直在西域诸国中广泛栽种。

但直到张骞达到西域之前,这种被亚历山大东征军带到中亚的优良牧草种子,匈奴人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对匈奴人来说,耕作、播种什么的,那是农耕文明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苜蓿如此,棉花更是轻松简单的事情了。

事实上,后世小猪引进棉花后,其实并不是将棉花当成一种经济作物来看待的,而是视为一种异域的观赏植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