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节 天下英雄入吾瓮中(1)(2 / 5)
简单一点来说,那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是以,刘彻这个太子也能安下心来,专心在自己的思贤苑里种田攀科技树。
这一日,刘彻刚刚在思贤苑的几个作坊里视察了一圈。
最近几天。刘彻是死乞白赖的从少府令岑迈手里搞来了几个大师级的工匠。
其中一个叫白权的老工匠,甚至还是秦代少府中负责军械生产的左戈令的后人。
左戈衙门在秦代又称佐戈,主要职责,除了掌管皇帝的弓弩骑射之外,就是负责督造天下弩箭。
秦代仗之无敌于天下的秦弩,大部分就是左戈令的督造下设计、制造出来的。
即使是如今,汉室的大黄弩的制造,也是归于左戈衙门。
左戈衙门是少府中最庞大的一个衙门。
总共有一令九丞,分作十二个部门,同时还拥有自己独立的武力。
堪称少府中的一霸。
刘彻就记得。去岁汉室祭祀宗庙所用的大雁。全部是左戈衙门从上林苑猎来的。
总数是一万多头……
而这位白权,祖祖辈辈都是从事弓弩设计制造。
据说,大黄弩的设计工作,他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因此。刘彻能把他挖过来,费的力气真不小!
刘彻将其挖过来。是希望其继续改进大黄弩,最好能达到宋朝时的神臂弓的程度。
因为此时的大黄弩,强力是很强力了。
但奈何太过于高大上,十石的拉力,限制了大黄弩的发挥。
相较而言,宋代的神臂弓无论是制造还是保养、使用都很平民化,至少,北宋军队中许多接受过训练的士兵,就能熟练的使用。
不像大黄弩,非猛将勇士,根本连铉都拉不动!
而另外几人,则是摆弄金属的行家。
譬如一个叫郑大的工匠,是专门给少府制造的宝剑以及宝刀淬火的牛人。
又如一个叫张力的工匠,一岁炒钢将近五百斤,被少府奉为圭壁。(注1)
而刘彻看重的却不是他们淬火有多少牛逼,或者炒钢效率有多高。
刘彻看重的是他们的经验。
在后世,材料学是工业的基础之一。
而板甲的突破,恰恰需要有着材料学的支撑。
不然,锻压不出合格的板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彻心里想着:“杨子重啊杨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