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四百五十九节 一箭N雕

第四百五十九节 一箭N雕(6 / 7)

露遍于四海,臣与臣主,诚惶诚恐,只愿永永为陛下藩臣,年年朝请,岁岁纳贡,永永为陛下爪牙!请陛下明鉴!”

说着,他就不停的叩首,头都快磕破了。

刘彻见了,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南越国居然能出这么一个忠臣?

也确是难得了!

刘彻翻了翻国书,就看到了此人的大名:郑永,字子江。

再看他的面貌,显然是汉越混血。

刘彻沉吟了片刻,道:“郑卿表字,可是来源于《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郑永叩首道:“圣明无过陛下,下臣表字,乃老师所取,确是来源于《诗》!”

刘彻点点头:“永以水长,江海常思,卿之老师,何人也?”

郑永叩首,道:“启禀陛下,下臣恩师,江都广陵赵公讳钧。赵师,二十年前自广陵至南越,教授子弟,授臣等诗书礼乐,臣等感恩不尽!”

刘彻点点头,大体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当年,汉室有个楚元王刘交,最喜欢的就是传播文化,在刘交私人小金库的支持下,许多文人,如同唐三藏去印度一般,在楚元王的支持下,向着三越、西南夷出发,在异国他乡,传播文化,顺便传播中国的意识形态。

楚元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夷王郢客也是个文青,继续沿着他老爹的道路,支持文化事业。

小猪后来能那么顺利的吃下三越,开发西南,楚元王楚夷王父子要记一功!

而这些远走四夷,传播文化的文人,绝大多数,都是儒家一系。

所以说,后来儒家的崛起和独霸,并非无因,单单就是这份对本门学说和思想的坚持和毅力以及虔诚,就甩其他学派好几条街了。

刘彻不由得问道:“爱卿老师可还尚在?”

郑永闻言,脸上不由得微微露出些哀伤之色,叩首道:“恩师已于前岁驾鹤西去,臣与诸弟子亲自扶灵,送归恩师梓棺归于故里……”

“传道授业解惑,师长之恩泽也,朕亦有所感触……”刘彻回头对王道吩咐,道:“传朕的命令,命江都王寻访赵钧墓地,派人祭扫!”

刘彻说着,在案几上摊开一张白纸,挥毫泼墨,写下一句话,交给王道,吩咐道:“去,将朕的这副字,勒石刻于赵钧墓前!”

王道接过那张白纸,偷偷看了一眼,只看到了八个大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刘彻来说,这副题字,既是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