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节 大朝仪(3)(2 / 7)
一切准备就绪,刘彻的御撵自宣室殿的内殿使出。
“警!”丞相周亚夫持璧上前叩拜。他身后的随从立刻拿着装饰品一样的武器加入到刘彻的撵车身后。
“警!”御史大夫晁错上前叩首。他身后分出数位御史,持着一册册汉律,加入到队伍中。
“警……”一路上,御撵所过之处,无数臣子上前叩拜,刘彻的队伍也越发庞大起来,当撵车抵达御阶之前时,早有准备的数十位侍中立刻张弓狭矢。站上御阶,分立两侧。虎视群臣。
这时候,太常窦彭祖适时的来到撵车前,叩首请道:“陛下,吉时以至,请陛下登临!”
刘彻坐在撵车中,一动不动,微微张口,道:“可!”
王道立刻大声的传话:“陛下制曰:可!”
群臣立刻叩首:“恭迎陛下!”
刘彻从撵车中走下来,没有回头去看宣室殿此时的情况,而是在数十名虎贲卫的精锐甲士簇拥下,沿着御阶向上,一直走到御座之前,刘彻才转过身来,面朝群臣。
此刻,出现在刘彻眼前的,是一副无比壮丽的景象。
宣室殿内外,无数的火盘,照耀着群臣,沉默的甲士,分立殿中两侧,数不清的战旗高高飘扬。
东方的天际隐隐已有曙光出现。
此刻的刘彻恰好站在了宣室殿的最高点,而宣室殿又是未央宫最高的建筑,未央宫又高于长安城。
刘彻站在御座前,仿佛登临绝顶的神明一般。
他微微张开双手,命令道:“诸卿平身!”
太常窦彭祖立刻道:“皇帝命群臣平身!”
数千名士官将佐三叩首后,方才起身。然后,以文武分列东西两侧。
但文武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
汉室是一个有着军国主义色彩的政权,尤其是在中前期,汉室政权的文武界限并不清晰。
武官拜为郡守,牧治万民,文官出任将军,受节掌军,远征数千里,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西边的文官群中不乏现役将军,东边的武将群里,也能看到文官。
两者区分的界限,仅仅只是该大臣是受制于丞相还是受制于大将军、中尉。
或者出身列侯还是官宦世家。
一般来说,前者的优先级高于后者。
毕竟对军国主义政权来说,军功就是一切,文武都是依靠军功而生存的。
尤其是汉室至今依然受匈奴威胁,内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