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节 【南巡】(2)(5 / 7)
的朋友和关系户,得些好处也正常。
刘彻不再看向袁盎,而是对汲黯和郅都吩咐:“执金吾。尚书令,你们来告诉朕,告诉百官,这骑马厩的马。去那里了吧?”
袁盎闻言,将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不敢再看他人。
骑马厩的马去哪里了?
袁盎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猜到。
自前岁,天子命人从代国学了用挽马耕种的法子后。这关中的马耕事业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汉室缺马。
国家马政系统,每年所出产的马匹,连供给军队和地方官府以及传邮系统的马匹都供给困难。
很多地方,甚至五年才能得到一次传马更换,县令被迫去市场里买马来补充官府用马和邮政用马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当有些他过去的朋友,打着他的幌子和招牌,到外厩中去跟下面的官员打招呼。塞点钱,就‘借贷’个几十上百匹马出去做生意的越来越多。
袁盎一直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国家的马,反正也是养在马厩中,只要没有战争,一般不会调用。
养在马厩里的马,即需要人照顾,还得消耗饲料。
而‘借贷’给朋友们救急,则可以免去这部分损耗,给国家挽回损失,而且。袁盎的朋友们确实很给面子,每次借马,归还的时候,都能保证马儿的基本健康。甚至有些马还长膘了。偶有折损,也会马上补偿。
久而久之,袁盎也就放心了。
但那里知道,会发生今天这样的情况!
若早知如此……
“回禀陛下,臣等已经查清楚了……”郅都面无表情的奏报道:“骑马厩中,在册官马。计有五千零七十一匹,然如今在厩之数,四千一百五十二匹,有近九百匹良马不见踪影,所有失踪马匹,皆为三岁齿以上之力马……”
作为继承了秦制的汉室马政系统,有着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完整到了,会精确记载所有在册官马的身高、体重、外貌标准和轮廓,而所有身高在五尺九寸以上符合军队骑乘标准的战马或者地方邮政所用的传马,甚至会登记一个名字在册。
后世曾经出土过一个西汉晚期敦煌地区的官马登记册,名曰:传马名籍。
在出土的简牍中,汉室的马政系统工作人员,甚至连某匹马掉了一颗牙齿,都记录的非常仔细,就差没给这些马画个像了。
所以,没有人有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