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节 软弱的官僚(1)(5 / 7)
既然官僚权贵们,无论皇帝对他们怎么样,只要皇帝能保证自己一直走在胜利的道路上,他们都只能跪舔。
那么,为什么要在乎他们呢?
况且,正如刘彻所说。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现在。在这个朝堂上的旧官僚和旧贵族,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中的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人,都将被淘汰出局。
新兴的考举士子与新兴的军功贵族。势必将取代他们。
他们会跟宗周的国人,卿大夫以及那些曾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贵族官僚们一样,在历史的浪潮里,被拍成粉碎,卷入泥浆之中。
既然如此。又何必跟这些迟早要过气的渣渣们客气?
刘彻沉吟片刻,接着说道:“章丘士民,因于义愤,或因于济南盘剥过甚,走投无路,于是揭竿而起,朕甚闵之!其赦章丘百姓从义者!自诏赦到日,章丘士民,宜当奉朕诏命,解甲归家。各安职守,不奉诏者,皆视为盗匪乱民,天下人人可得而诛之!”
赦免百姓,这也是必然!
当年,鲁地的儒生,还喊着要给项羽披麻戴孝,拒不服从汉家天子的统治呢!
结果,最终,刘邦不也在儒生跪了以后。就鸣金收兵,一个人也没杀吗?
还有济北王叛乱,太宗皇帝不也赦免了所有谋逆者,只杀了刘兴居全家吗?
这种怀柔手段。素来是刘氏的拿手好戏。
当然,皇帝命令已下,还霸占县城,抗拒统治,那就是赤果果的对抗刘彻了。
这样的人,当然只能是‘死有余辜’。
“至于首倡之人。如王安达等……”刘彻停顿了一下,对负责录诏的尚书郎道:“朕闻,乡中长者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诚哉斯言!济南无道,暴朕子民,章丘王安达等,心怀正义,胸藏社稷,不以一己之私,而以公义之心,毅然起义师而反之。
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王安达等公义之子,朕甚嘉之!
其以王安达为章丘县县尉,诏到之日起,即来长安,入读甘棠,朕当亲临而嘉尔之公义也!”
这话刚一落地,群臣几乎都是有些措手不及。
甚至有人当场就昏厥了过去。
天子非但不惩罚这些首乱者,反而嘉奖?
这是什么节奏?
无数人立刻就想起了,当年,太宗与张释之,唱了第一个双簧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