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节 软弱的官僚(2)求月票!(2 / 6)
典来给刘彻诏书注解的花招。
这种事情,儒家素来就干的非常熟练!
区别只在于,派系之间的反应快慢以及进度。
所以,儒家的成功,从来非是侥幸或者运气那么简单。
识时务为俊杰,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既然是识时务的俊杰,那么跪舔刘彻,自然就毫无疑问了。
倒是汲黯。稍微有些犹豫,落到了第三梯队。
即使如此,汲黯也仅仅在纠结了片刻后,就卖了自己的师长亲友。
这倒并非汲黯也堕落了。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时刻与天子步调一致。
一个不能跟天子保持一致步调的尚书令,必然会很快被人取代。
更何况,在这个问题上,汲黯本来就很同情和怜悯齐鲁之地的百姓,真心觉得他们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罪。
在这三人的带队下,刘彻的亲信心腹近臣们纷纷表态。
到这个时候,群臣才赫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今上的潜邸大臣,现在已经如同春雨一般,侵染了三公九卿各个要害衙门的关键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谚语,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
于是,无数摇摆不定的人,在见到这个情况后。纷纷马上丢掉纠结和犹豫,出列附和,坚决表明自己‘永远忠于圣天子’的坚定立场。
免得,真到了换代的时候,自己被无情淘汰!
对官僚来说,爹亲娘亲,也不如乌纱帽亲!
而******的倒戈,马上就让其他顽固派,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他们已经成为了少数派……
而少数派,在政坛上是很可怕的事情。
哪怕是掌握了真理的少数派。
因为,除非是马上就能兑现的真理,不然,纵容自己正确,也会被打倒。
这样即使日后真理到来,也与他们无关了。
反倒是其他人,到时候可以拿着真理说事!
更何况,这些家伙心里发虚的很。
于是,他们不得不跟着其他人一起出列,捏着鼻子,向刘彻表忠心。
这样一来,剩下的,就都是些顽固不化,死硬到底的分子了。
而这些人的数量有限。
整个大殿的数百文臣里,也就那么两三个。
刘彻斜着眼睛,看了看那两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