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节 军臣的悔意与恨意(3 / 6)
战争中死于战火、饥荒和疾病。
游牧部族,其实远比农耕民族,更加脆弱。
大草原上,一次小规模的雪灾,常常就能让一个千人的部族看不到第二年春天青草发芽的样子。
一次大规模的蝗灾过境,更可能让数不清的部族,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人类,尤其是人类的军队。
却是比一切天灾都可怕的灾难!
他们会烧毁牧场,袭击牧民,杀死和抢光所有的牲畜。
甚至于,将草原变成耕地……
这样的可怕灾难,在过去千年时光里,曾经上演过无数次。
草原上流血漂橹,尸横遍野。
那些曾经辉煌和强盛的部族,永久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无论如何,必须跟汉朝重新签订新的和亲条约!”军臣在心里想着。
曾几何时,当匈奴人感觉对和亲条约不满意了,他们就随时撕毁这个条约,南下侵略,烧杀抢掠,逼迫汉朝拿出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资源。来满足和填补匈奴帝国的虚荣心以及贪婪。
如今,情况逆转了。
换成了匈奴人要苦苦哀求和平,却又忐忑不安的担忧汉人会撕毁和亲条约,数以万计的骑兵。从各个方向进入草原,烧杀抢掠。
但,匈奴帝国,却很可能要跟当年的汉朝一样,即使满腹屈辱。即使被人打脸,也要低三下气的祈求和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军臣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但他此刻的心情,却是如此。
“去将且渠且雕难叫来……”军臣思索片刻后,做出了决定。
现在,在王庭中,有两拨人的声音喊的最高。
一方是以兰陀辛为首的主战派,他们认为,必须对汉朝做出惩罚。甚至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摧毁汉朝在北方的牧场和骑兵基地。
但,军臣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汉军能在马邑城下,围歼尹稚斜的四万大军,在正面击败折兰部族。
那他们就可以复制这个神话。
在云中或者其他地方,围歼其他的部族。
而且在内线作战,汉军还有数量高达数十万的步卒可以依靠。
匈奴骑兵陷进去了,想出来?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最重要的是。假如这么干了,等于军臣自己承认自己错了。
这是军臣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