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三十六节 军臣的悔意与恨意

第八百三十六节 军臣的悔意与恨意(5 / 6)

悔着感慨:“本单于怎么就忘了十八年前的教训了?”

十八年前,匈奴帝国的某个大部族的首领章尼,得罪了老上单于,为了活命,带着三千多族人,越过长城,托庇于汉朝。

由此引发了两国的旷世大战。

在初期,匈奴军队打的很嗨。

攻陷朝那塞,火烧回中宫,战火直逼关中。

可惜,汉朝很快就全面动员,数十万步骑混合兵团,稳步前推,将匈奴十四万骑兵,赶出长城。

然后,两国就在长城脚下,大眼瞪小眼,相互瞪了一两年。

终于,两国都筋疲力尽。

于是达成了和亲协议。

这个和亲协议除了重申‘汉匈两国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和亲条约中规定‘俱去前事’,然后‘汉释逃虏民,单于无言章尼等。’。

意思就是,以前发生的事情啊,都是误会。

汉匈两国现在重修旧好。

汉朝****所有被通缉的逃亡匈奴的官民,而匈奴方面,也不要再拿章尼等人说事情了。

这些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

但真能当成没有发生过吗?

就是在那个和亲条约签订后,匈奴国内的贵族和汉朝这边的官吏,都开始学会和点亮‘过不下去,就跑对方那边吧’的技能。

汉朝固然出现了许多罪犯和官员,逃奔匈奴。

但匈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的贵族,带着部族和人民,逃亡汉朝,寻求庇护。

现在,汉朝的长城脚下,那些给汉朝人当警戒哨的大小部族以及长安城里的三位归义候,都是这个条约的成果。

从那以后,匈奴就明白了,南下,既吃亏,也不占便宜。

还是西域好,西方好!

既无长城这样的坚固防线,也没有那些庞大的汉军军团。

一个万骑就能压服十几个王国,让他们乖乖给匈奴人当奴才。

军臣现在回忆这个事情,在折兰败亡和尹稚斜被围的事实面前,内心深处,悔的肠子都青了。

“本单于早就知道,南下没有好结果,为何会鬼迷了心窍,南下呢?”

倘若没有南侵,折兰就不会败亡。

尹稚斜跟白羊、楼烦两个部族,也不会落入汉军重围。

大匈奴依然是那个天下第一强国。

而他,也依然是那个得到了先祖和神明庇佑与赐福的伟大单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