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节 合纵(3)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节 合纵(3)(5 / 6)

道……’

但……

这种方法或许可以在后世蒙混过关,但在现在不行!

因为许行先生自己写的《神农书》以及其弟子门徒留下的著作都很好的证明了当年的辩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况且,还有一个更清楚的证明——那场辩论后,孟子的许多弟子门徒,弃儒从农……

所以思孟学派至今耿耿于怀,坚持当年孟子是赢了的。

这就成为了一个公案。

至于此番,即将召开的石渠阁会议,主舞台肯定是要留给诸子百家辩论的。

有没有理?有没有用?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先王之道?

一切,辩论台上见分晓。

所以,其实,朱文觉得,在那之前,先热身一下,也是不错。

而那位谷梁学派的巨头,似乎也正有此意——比嘴炮?谁怕谁?辩就辩呗!

倘若同门之中都不能取胜,那又如何去在石渠阁上直面墨家、法家、黄老学这样的强敌?

所以,他拱手作揖,道:“既如此,朱公请随我来……”

…………………………………………

而与此同时,在邯郸城内的一个别院之中。

年已七十的韩诗派掌门人兼创始人韩婴,却在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客人姓伍,非常年轻,大约只有三十岁,穿着白狐裘做的外套,脚上一双黝黑色的皮靴非常惹人眼。

“晚辈尝读长者大作,常常爱不释手,今日有幸得见长者,实在是三生有幸……”伍姓青年恭身拜道。

韩婴听了却是笑而不语。

这些年来,捧着他闲暇是写的几篇文章,编辑出版,成为《韩子杂谈》一书者,而从天下各地蜂拥而来,想要跟他套近乎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因为……

其实,真正接近天子的人,都知道,当今天子,真正喜欢和赞许他韩婴的不是他的那部洋洋洒洒数十万万字的《诗经集解》。

而是,不过数篇故事,总共不过两三万字,十来页的《韩子杂谈》。

与相较于学术性和思想性更浓厚的《诗经集解》相比《韩子杂谈》不仅仅字数少,而且行文随意,有些类似小说家言。

其故事,天马行空,甚至可能是子虚乌有。

韩婴当年写这些故事,其实只是教育门下弟子,寓教于乐。

但那成想,本来是娱乐自己和教育门徒的故事,吸引了今上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