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两百零八节 讽刺

第一千两百零八节 讽刺(2 / 3)

是直指人民有权力推翻暴政,并且号召人民去推翻暴政的!

如世人熟知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但几人知道,荀子思想里还有更加河蟹的东西?

譬如‘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要不是刘彻是穿越者,恐怕也会严厉打击和打压这个学派,不使它有任何复活的机会!

更别提,荀子思想之中,不河蟹的东西,比比皆是,荀子三十二篇,随便哪一篇摆到任何一个君王面前,都会是不能忍!

就目前来看,百年之内,荀子学派别想翻身。

除非……

汉室能够跑步进入工业化,完成资本主义的积累……

从这里,你就知道,荀子思想,究竟超前了多少?

这才是荀子学派,荀子死后,就渐渐消亡的真正原因。

不是他的弟子门徒们不想去宣扬。

实在是宣扬等于作死!

他们只能妥协,退而求其次!

也就是现在,随着汉室思想界和言论界的桎梏松懈,才让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搞风搞雨。

当然,这也跟荀子本人的教育策略和方阵有关。

荀子自己就说了: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他教授弟子,并不希望弟子盲从自己。

而是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超越自己!

这与荀子本人的法后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一点,刘彻也很欣赏。

这个世界,倘若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那么,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非要去追求退化?

三代先王和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可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回到他们的世界。

恰恰相反,先王和先民,永远不会希望,子孙后代回到他们的时代,过他们的生活。

而生物的演化,更是为了将更好的基因和更优秀的东西,传递给子孙后代。

但,这,恰恰是中国社会现在的顽疾。

刘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自己慢慢的去改变和改造世界。

所以,刘彻知道,这一代的荀子学派的佼佼者之后,很可能,荀子学派会进入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

原因很简单。

这些人的弟子门徒,在荀子思想的熏陶下,肯定不会墨守成规,如同其他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