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调整(1)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调整(1)(4 / 6)

譬如,尽管距离冬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但少府和大农下辖的官仓,就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

从军队抽调的兵丁也已经全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关东,这个事情无疑就很考验汉室的组织协调能力了。

毕竟,除了收割、征税和入仓外,还得加紧督促和鼓励百姓,种植大豆等作物。

随着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的事情,也渐渐成为汉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刘彻将少府和大农以及丞相府的报告看完,然后嘱托道:“民以食为天,诸卿要加强对燕赵以及代上地区的冬小麦收割、入仓工作的准备!”

“诺!”群臣自然俯首。

“以朕的意思,大农、少府还有丞相府,诸曹有司衙门,不妨各自派出一个小组,由诸司曹主官带队,分别奔赴诸郡国,督导民众……”

“诺!”对此,群臣都是没有意见的。

汉室可不像宋明,士大夫们不爱下基层,更不会觉得亲自去地方做事,有辱逼格。

恰恰相反,目前作为官僚集团的主体的黄老派和法家,都是很爱下基层的。

别看黄老派平时懒洋洋,做这种事情,积极性特别高!

历史上,汲黯就曾经多次下到郡国,主持赈灾和救济。

甚至为了赈济灾民,他不惜矫诏,拿着自己的命来救老百姓。

将冬小麦的工作布置完成,刘彻就将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重要议题上,问道:“今年考举在即,卿等对于今年考举有什么想法?”

自第一次考举举行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年。

七年来,通过考举,上万年轻人走入官场。

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现在汉室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对于考举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了。

考举甚至已经取代了一年一度的大朝议,成为全天下最关切的事情。

对寒门士子来说,他们当然更关心考举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但对广大列侯勋贵和两千石肉食者来说,他们无疑更关心,每年考举释放的那些肥缺。

譬如,宫廷之中的侍中、尚书、谒者。

以及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车骑将军行辕、少府、廷尉等重要部门的文吏。

这些年来,列侯勋贵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先天性享受优待和加分。

至于公平公正?这是什么?好吃吗?

由此,引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