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节 朱买臣的办法(2 / 3)
此人也就不过是一个走运的幸运儿罢了。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阙在经过试验,知道了朝歌可以种水稻,产量还这么高后,他就带领民众,在沿河地段开垦了上千顷稻田。
要知道,北方的粟米和小麦都是不耐涝的。
所以,沿河的滩涂地和洪泛地,一直都是空着的。
而他此举,等于生生的将朝歌的可耕作土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此举对整个三河地区都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
而这位李阙李县令,也因此成为了河内豪族、游侠与官府相互合作的典范——没有豪族和游侠的配合,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资源,组织起那么多人力开垦如此多的水田?
而另一位来自法家的年轻人也给了刘彻不少惊喜。
这个来自太原的年轻官员,在自己的治下,大刀阔斧的清理商贾多占的土地,一口气清理出了上万亩,真可谓是政绩斐然。
与这些年轻官员对问之后,刘彻对于这个国家的现状也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了。
直到离开甘棠,坐在前往茂陵的撵车上,刘彻都一直在思考和消化着今日的所见所闻。
张汤却是特别好奇的在旁边问道:“陛下,那位朱生打算怎么解决这蒙师、医生以及匠人的问题?”
刘彻闻言,笑了笑,将那本小册子交给张汤。
张汤接过来一看,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这……”张汤放下来,叹道:“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吧……”
“不……”刘彻摇摇头,笑着道:“朕觉得挺好的!”
“也很适合当前的天下……”刘彻说道:“总不能说,人丑无人权吧……况且,以貌取人,失之偏颇啊……”
当前,汉室一直有着传统,那就是想当官?ok!先照照镜子。
假如长的丑,五官都不端正,或者有残疾,那就对不起喽!
历史上,武帝见到公孙弘,第一印象就是——帅哥啊!
倘若公孙弘长的歪瓜裂枣,甚至,哪怕只是普普通通,武帝大约都不可能重用他。
没办法,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长的丑,本事就是罪。
刘彻虽然一直有心改变这个传统,但奈何,他只是一个皇帝,不是神,不可能面面俱到。
尤其是选官用官这种事情,说句老实话,能够处理和选用两千石就已经很辛苦了。
两千石以下的事情,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也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