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节 龙城大会(1)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节 龙城大会(1)(2 / 6)

是管仲、北平文侯这样的人物。

天下人自然用脚投票,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现在,上至列侯公卿,下到士大夫官僚,年轻人都开始了游历。

依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情况和能力,游历的范围也都各不相同。

而宅男书呆子的数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成长在元德年间的这一代人,便是纨绔子们想出去嗨皮嗨皮,也知道打块‘采风’‘游学’的旗帜。

而老一辈则都稍微有些不适应。

就像后世70后觉得80后药丸,80后感觉90后大抵要跪一般。

而物以聚类,人以群分。

司马迁游历天下的同伴,素质当然差不到那里去。

基本上都是士大夫之家,官宦之族的精英子弟。

而且,基本上都曾经跟随父辈,在衙门之中历事过,知道社会现状以及时局的微妙之处。

哪怕是司马迁这样的史官子弟,心里面也是明明白白。

虽然如今,为了支撑对匈奴的战争,朝廷和地方都大力的修葺和拓宽了道路,更开始兴建起轨道马车,用于运输。

但是,物流成本依然高的吓死人。

马邑之战、高阙之战的故事告诉人们——平均每五十石粮草出塞,就会有二十石在路上被消耗。

这还是没有意外和遇到天灾的前提下!

而现在,这些重载马车,却在太平之时,运载着这如此海量的物资出塞。

可以预见,他们的成本,肯定会高于朝廷。

五十石粮草里,能够有一半运抵目的地,就应该笑了。

而这许多的物资出塞,能换回什么?

左右不过是不能吃也不能穿,无益国家和人民的黄金珠玉皮裘罢了!

没有人会忘记,秦帝国灭亡的教训。

人人皆知,秦之亡,亡于朝廷肆无忌惮的加重人民负担。

如今,天子和朝廷,对人民轻徭薄赋,奖励耕种,但商贾却在拼了命的挖国家墙脚。

为了点蝇头小利,就将中国的粮草,运去草原!

年轻人们如何不怒?

司马迁更是在心里面疑惑不已:“陛下让我出塞,去龙城寻找答案……真的能在龙城找到答案吗?”

“不若,我去问一问?”

于是,司马迁对那位儒生道:“我曾听说楚国有个人读书,见书上有言: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于是大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