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五十节 为民做主(2)

第一千四百五十节 为民做主(2)(3 / 6)

排斥自己的精英与泥腿子寒门士子同台竞技。

而且,大多数人年轻俊才都是很骄傲的。

由于目前考举制度,对于贵族、两千石士大夫或者官宦之家、学阀有着优待,可以加分。

所以,这些家族的真正精英,反而对考举敬而远之。

他们觉得——哥需要加分?你这是羞辱哥!

正好,天下尚武成风,家家以有武夫为荣,就是民间乡下的土财主,也以家里出了一个军官——哪怕是什长为荣。

所以呢,北地士大夫、贵族纷纷调转腔调,转而投入武事。

最精英,最好的子弟的目标,从来都是武苑!

至不济也要入太学。

考举什么的,那是次品、纨绔子去混一个头衔的地方。

这就给了大量寒门子弟出人头地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毕竟,假如士大夫家族和贵族们的精英们也加入考举盛宴,那么这个时代的寒门和中下层子弟的出头机会就太少了!

寒门和下层人民的子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对方十万八千里。

这是单靠努力,很难填补的鸿沟。

譬如汲黯、颜异这样的精英,二十来岁就已经手握大权,有着方方面面的人脉,他们即使不靠刘彻,在仕途上也可以一日千里。

一般人拿什么来竞争?

你还在基层摸爬打滚,人家就已经端坐高堂,口称本府了!

普通人一辈子拼搏,也不过与这些人入仕的起点相差无几。

现在好了,大贵族、士大夫两千石这些巨鳄不跟寒门子弟玩,自己去玩武事。

寒门子弟总算有了出头之日,可以喘口气。

虽然,这使得如今的文武之间有所对抗和矛盾。

文官们,特别是考举出生的文官们觉得这些武夫太过于傲慢,目中无人,骄傲的武夫们自诩自己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社稷支柱,对泥腿子出生的文官素来是鼻孔向天。

但好在,这种矛盾也就存在于中低层。

到了高层,尤其是郡守两千石这一级别上,基本上就是文武混一了。

因为汉室对于两千石的要求就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

做不到文武双全,不要去做梦想做郡守。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年轻人,趁着一年一度的考举,来到长安城里游玩、相会,吹牛逼,互相抬举,顺便经营人脉。

毕竟,当世除了长安,根本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