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节 怎么对付文人(4 / 6)
情呢。
对他们来说,只要王唤没有丑化和恶化自己先人的形象就可以了。
管它郦食其究竟是儒生还是纵横家的呢?
但刘彻这么一定性后,郦寄和郦逻就算是个瞎子也肯定要干涉这事情了。
你他妈居然敢篡改我先人的出生和经历?打不死你我!
王唤也是恐惧不已。
文人最害怕的其实从来都不是皇帝。
因为皇帝最多责罚他们,却不会因此丧命。甚至说不定还能骗一次廷杖,出个大名呢!
但贵族列侯们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如今,大复仇主义泛滥,大把的公卿列侯都是信奉着‘君子报仇十万年也不晚’的格言。
原本,王唤这么玩,毫无风险,曲周候和武遂候吃饱了撑着才会干涉他这个给他们的祖先扬名立万、宣传的人。
但问题是,现在天子定性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为了对天子表明自己永远跟随圣天子的态度,曲周候和武遂候必定拍案而起。
他们门下的子侄,更是要群情激愤,杀他这个污蔑和篡改祖先事迹的贼子!
所以,现在王唤已经是战战兢兢了。
他连连叩首,拜道:“臣谨奉圣命……”
但内心深处已经是无比惶恐和不安了。
当世,列侯们尤其是有着特进元老头衔的列侯们的权势极大。
曲周候郦寄更是身兼了武苑祭酒,且是武苑三位常任主讲之一。
数年来,他培养和教育了数以百计的中高级军官,桃李满天下,数不清的军官,都以其为师,认为郦寄对自己有‘传道之恩,授业之恩’。
任何想挑衅这位老将军的人,都必定会死的很惨很惨!
刘彻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儒家或者说同情儒家的文人士大夫们,想要搞风搞雨,那是他们的问题。指出来,让天下人知道就好了。
且,刘彻深以为,这些渣渣,是成不了事的。
至少,他只要在位,他们就忽悠不了人。
而继承人,只要教育好了,大抵也不会上他们的当。
但,要是玩文字狱和打击报复,那影响就太坏了,更会开一个可怕的头,放出一头可怕的怪兽。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天,刘彻可以因为不喜欢儒家或者说王唤的编曲与故事,就打击报复他。
明天,当政者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