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五百零七节 游说(2)

第一千五百零七节 游说(2)(3 / 6)

了暗自叹息一声,然后调转过头,互怼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选择了。

“济南的伏公,不久前遣子来长安,带了一句话给我法家的各位晚辈……”张恢微微笑着,对董仲舒道:“董子,想知道伏公带了一句什么话吗?”

济南伏生,当世诸子百家都共同尊崇和尊敬的长者。

哪怕是董仲舒、张恢这种级别的学者,在他面前,也必须毕恭毕敬,执弟子礼而拜。

因为他是《尚书》唯一的嫡系传人,仅此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对于当代的中国文人士大夫来说,有两本书,是必读的。

一本是《诗经》,一本是《尚书》。

这两本书是先王精神和意志的集合,承载了远古先民与贤者的智慧。

不管是谁,无论是谁,都需要从这两本书中寻求祖先的指引和先王的智慧。

它们就是中国的《圣经》。

诸夏文明的至高圣典!

孔子为何地位这么高?

因为他保护和重修了《诗经》。

是以哪怕法家的先贤和士大夫们,虽然不喜儒家,却也不得不认为‘孔子,周公之后之圣人也’【韩非子语】

而济南伏生,在秦末战火之中保全了《尚书》,并且带着它,来到了汉季。

仅此一个贡献,就足以使之成为诸子百家都共同认可的领袖。

是以,听到张恢的话,董仲舒连忙拱手问道:“不知伏公老大人,带了什么指示?”

“四个字……”张恢呵呵一笑,说道:“吴越同舟!”

“吴越同舟?”董仲舒听了,也不得不沉寂片刻。

这四个字的意思,太浅显不过了。

吴越同舟,共赴危难。

显然,伏生站出来表态了,他要求儒法两派放下分歧,团结起来。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必须遵循这位长者的教诲。

这不是尊敬伏生自己,而是尊敬《尚书》之中的先王和先民的智慧。

“老大人公忠体国啊……”良久,董仲舒长叹一声。

他自是知道,儒家假如真要犟起来,为难晁错,阻止晁错坐上那丞相的大位。

这确实有可能成功!

因为晁错的仇敌,遍及朝野!

旁的不说,那南越王太傅袁盎和他那些朋友、兄弟,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因为,他们想活命,就要怼死晁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