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断背山首映(上)(3 / 4)
,荧幕里呈现了一段段抓人眼球的美景。
宽阔、广袤的草原风吹阵阵,群山绵延的远方,是大朵暗澹着颜色的浮云在天空中集结。
伴随着萨克斯的吹奏着“故乡的旋律”,色调绝美,却带着一阵让人数不出来的压抑……
詹姆斯.邦特看着《断背山》的前奏犹如童话一般的美景以后,忍不住便赞叹玛丽.瓦内对观众感官刺激的惊人艺术功底。
在这种美轮美奂的景色基调下……
两位主角渐渐以一种极为平静的方式,出现在了牧场中。
没有过多的背景叙事,也没有过多的人物刻画,只有忙忙碌碌的行人,以及那两个在迷茫之中,不知道未来到底去那里的青年。
事实上……
自从拍完《海边的灯塔》以后,赵振身上的温和气质越来越强烈了。
明明已经步入了中年,明明皮肤略显黑色,不符合那种传统意义上对美的诠释,但出现在荧幕中的时候,却让人颇具好感。
他沉默寡言,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像一个传统的东方知识分子,有些儒雅,看起来似乎受过上等教育,但上衣和鞋子却透露着些许生活上的窘迫,特别是那双充满伤痕的手,似乎透露着他在这个世界中吃尽了各种苦头,活得很艰难,但却非常认真地干着每一件事……
有时候詹姆斯.邦特挺疑惑,选赵振当这类电影的主角之一,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他不够美,也不够英俊,荧幕呈现的模样太过于普通,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路人,如果不是镜头刻意给他打了点光的话,你甚至在农场的一片应聘人中,根本就找不到他……
“我很便宜!我什么活都会干!”
“我来!”
“恩,我可以的!”
在农场里的时候,赵振饰演的恩尼斯·德尔玛看起来非常的卑微,来来回回说着几句简单台词,随后声音又在镜头下,被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这个角色应该让周洋来演!】
詹姆斯.邦特看完以后,瞬间脑海中就浮出了这个念头,随后想起一段几年前的往事。
听说那一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结束后,《矿底》崭露头角,马丽瓦内便看上了周洋,曾几次托人询问周洋是否愿意参演她的《海边的灯塔》。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角色变成了赵振,然后,赵振一战成名……
电影里,依旧在播放着剧情。
另一个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