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忽悠(3 / 12)
拖上几天才能成功。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关氏就真的被废了。这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不知道内情的人,估计这会还在四处打探消息,一脸懵逼。
萧训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达成心愿,成功废掉关氏。一是因为他找了个‘好理由。’失心疯听起来有点糊弄人,但是在皇帝这里,不存在逻辑不逻辑,只要理由够好用,皇帝愿意相信就行。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元康帝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关氏这个儿媳妇。
元康帝从来都觉着关氏配不上自己的儿子。奈何关氏是儿子的原配嫡妻,他做公公的没理由,也不能拖着不给册封。最后只能捏着鼻子,册封关氏为郡王妃。
元康帝心里头默想着,以后少见儿媳妇就行了。眼不见心不烦。
要说当年元康帝为何会同意这门婚事,那实在是一个大坑。当年元康帝同前废太子正斗得不亦乐乎,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朝堂上,对内院对孩子关心甚少。
等到儿子长大要说亲了,宁皇后就包办了所有的事情。元康帝觉着宁皇后肯定不会坑自己的亲儿子,连人都没看,家世也没仔细了解,就点头答应了。
等到关氏进门,元康帝冷眼看着,才发现他一疏忽,就坑了自己的儿子。
关氏虽然在人前表现的很好,但是元康帝自小就跟着永和帝南征北战,见过的人比别人吃过的盐都多。他冷眼看了一段时间,就知道关氏不是个良配。儿子吃亏了。
因为大儿子在婚事上吃亏,后来四个儿子的婚事,元康帝吸取了教训,都会亲自过问女方的人品家世等等。
元康帝实在是不能相信自家老婆选儿媳妇的眼光,那眼光跟眼睛上糊了一层屎一样的,让人一言难尽。
因为后面四个儿子的婚事,都由元康帝亲自过问。以至于嫡出大儿子的婚事竟然成了兄弟当中最差的,元康帝心里头亏心啊。一直想着能有个机会弥补一下对大儿子在婚事上的亏欠。
元康帝没想到,他想什么就来什么。他正想着补偿一下儿子,结果儿子就请旨废妃,至于理由好不好没关系,只要他当皇帝的认为好就行。
于是元康帝都没深究此事,大笔一挥,就写下了废儿媳妇的旨意。
元康帝想着,等废了关氏之后,他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给大儿子挑选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比如杨家的姑娘就很好。不过杨家这一代最好的姑娘已经嫁给了萧译。
大儿子再娶杨家姑娘,只能捡杨家的次品,这让元康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