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颜均称帝(11 / 13)
基之前,都住在衙门里。至于登基之后,如果合适的话,还继续住在衙门里。
关于皇宫的处置,和自己的住所,颜均还要同自己的臣子好好商量一下。只有先说服自己的臣子,才能说服天下百姓。
颜均不住皇宫的理由很好很强大,皇宫吃人,将好好的人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千秋伟业,就不能住在皇宫里。单是这一点,就足以反驳朝臣。
再说,皇宫只是一个象征。难道他不住在皇宫里面,他就不是天下共主,不是皇帝了吗?难道他不住在皇宫里,武将和文臣就不听他的号令吗?
难道他不住在皇宫里,这个国就建不起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不住进皇宫,他依旧是天下共主,依旧是皇帝,依旧能够建一个全新的国。
至于历朝历代的规矩,颜均更好反驳。他的国,就是要打破历朝历代的规矩。
过去的王朝住皇宫用太监。他的国偏偏不住皇宫不用太监。率先打破皇室头上的枷锁,才能进一步打破百姓头上的枷锁。
这一夜,颜均和武将文臣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颜均对未来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对于自己的国,有了更多的想法。
闻先生从一开始就坚定的站在颜均这边。颜均不住皇宫,不用太监,他举双手赞成。
皇宫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要皇宫在皇室的名下,住不住进去,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太监,太监完全多余,而且后患无穷。就是因为皇宫里有太监这群人,皇宫里面的人才会越来越变态。
皇帝也是人,天天和一群不正常的人朝夕相处,性子能不怪异?还有皇子皇孙们,天天和这些人打交道,意志坚强的人不受影响,那意志薄弱的人能不受影响?
在闻先生的支持下,武将和文臣很快统一了思想。
颜均趁热打铁,将自己的治国纲领抛出来。以前在地方上,很多政策都是小打小闹,如今要建国,政策要推行天下,就得有一套相应的制度。
治国纲领一抛出来,有人叫好,有人反对。接着,又是一场激烈的辩论。
治国纲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辩论明白的,颜均也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对纲领进行修改。毕竟他的国还很稚嫩,经不起大规模的折腾。他的治国方针,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
不过得先将朝堂架构起来,首先确定朝堂官员的职能。
这是一件很浩大的工作,在一年前,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