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部分(5 / 6)
子走去。
“两位远道而来,我等未能远迎,还望恕罪,恕罪则个!”两人一边走,一边遥遥拱手作揖道。
“两位道兄客气了。”玄冥子作揖回了一礼,指着玄玄子怀中晕过去的茗羽道,“贫道这师侄生性顽劣,连他师父的管教都不听,倒是教诸位道兄见笑了。”
“哪里哪里……都是些孩子的玩笑罢了,何必介意。”一名身穿斜月三星袍的道人拱手道。
“惭愧,惭愧……”顿了顿,玄冥子话题一转:“两位道兄,其实这次我们师兄弟是奉掌门之令,前来与贵派一商道门大事的……”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位道兄里面请,带我禀明掌门,奉上香茶,分主客坐下,再谈不迟!——有请。”
“请!”
双方一番客套后,在方寸宗两位道人的带领下,玄玄子抱着晕过去的茗羽,和玄冥子一起向灵台殿行去……
厢房里,将兴奋不已的应东来送走后,房间又安静下来。观天派那个少年挑战,对于林君玄来说只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闹剧,若不是那家伙确实是个天才,方寸宗同辈弟子无人能挡住他,林君玄根本不会出手。
第七卷 第五章 ‘大师兄’
走到墙角,林君玄从师父松隅留下的木箱子里取出一本书来,书皮上单名写着一个《乐》字。儒生必读的六大儒学典籍,《乐》排名第五。儒家说,君子不可须臾离礼、乐,致乐以治心。
对于儒家来说,音乐是可以用来陶冶品性、心性的东西。而《乐》记载的,便是儒家对《乐》的理解,认知,以及一些乐曲和乐器的使用。物有两面,有好有坏,同样,音乐也是如此。所谓君子不听靡靡之音,儒家的‘乐’乃是正统乐曲,即《云门》、《八佾》、《九韶》、《小雅》等古今圣贤所作乐章。
这本书,是松隅当初离开之前,就放在箱子里的。只不过,林君玄一直都没有空去看。这三年,在修炼之余,林君玄都会翻阅这本儒家经典。
“不知道师父怎么样了……”拿着薄薄的书册,林君玄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师父松隅。松隅离开方寸山已有三年多了,他的踪迹很少能有人知道。一年之中,松隅只有一两次,托人捎来剑道典籍的时候,才会随书捎上一封信函,其他时间,也只有每年六月的时候,当‘剑东子’的名字在江湖上乍现即逝的时候,松隅才会寄来一封简短的信函,里面只有两个字‘安心’。
三年前的哀牢山,剑公子死前,曾请求林君玄死后,每年六月以"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