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激战!(11 / 13)
洪泰二十五年的卢龙塞之战,以北狄军败走大宁和大晏军队的胜利收官。此战之后,大晏军队取得了开平,永宁以北地区的全面占领。可哈萨尔为人却老奸巨猾,驻守大宁及潢水一线,背靠数个北狄重镇,仍与大晏军队形成强势的对峙。
卢龙塞是一场有历史标志性的胜利。
洪泰二十五年六月中旬,从大晏京师文华殿发出的圣旨盖了洪泰帝的印鉴到达了卢龙塞。赵绵泽以摄政皇太孙名义嘉奖了北伐军的功绩,同时也准了赵樽所奏,对整个北方战乱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减免赋税,并且强制乡绅为百姓减租,以恢复民生。
同时,赵绵泽下旨让北伐军分兵两路,从喀喇沁和卢龙塞同时挺进大宁,务必在两个月内拿下大宁地区,将哈萨尔歼灭在潢水,将北狄人撵回草原去。
京师的圣旨到达不久,六月底,北平府派发过来了北伐军到达之后的第一批粮草和军械。
辎重营指挥使夏常与朝廷钦差交接完了粮草,连夜差人从开平运抵了卢龙塞和喀喇沁。并且夏常亲赴卢龙塞向赵樽告罪,说北方各府连续三年雪灾,加上百姓南逃,北平府布政使马成弘说筹备军粮不易。
从夏常的嘴里,还得到了一个噩耗。六月中,从南方运过来的粮草,从登州府上船,在运往永平府的途中,在渤海海域遭遇了百年难见的大风浪,数万担军用粮草被风流沉入了渤海……另外,夏常还说,朝廷急报,正在筹集第二批军粮,大约一个月后就能抵达开平,让赵樽先安抚军中将士。
自古以来,军粮军饷便是军中将士的定心丸。打仗为了什么?说到底也是为了吃饱穿暖,军饷已经两月未发,军粮遭遇风浪,军中将士议论纷纷,饿着肚皮打仗的事,谁也不乐意干。
朝廷给了发兵大宁的期限,可赵樽仍是迟迟没有下令。
七月初,文华殿第二道催兵圣旨到达。赵绵泽以洪泰皇帝的名义,让赵樽务必在七月底以前完成对大宁的合围。
七月中,赵绵泽再次以仁治天下,颁布圣旨,对全国范围内大量减少徭役和赋税。圣旨很快下到各州府,称“朝廷三年不征不役,让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此,赵绵泽以“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而得到百姓好评,各地百姓纷纷跪地对京师遥拜,称颂皇太孙仁厚,体恤民间疾苦。
紧跟着圣旨流出来去的,是不知从什么渠道得来的消息,引起民间纷纷谣传,称神武大将军王迟迟不出兵攻打北狄哈萨尔,是与哈萨尔有“勾连”,私交甚笃,传闻赵樽与哈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