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2 / 4)
当缓晋之,免其以为朝廷怕了他。亦或求着他,反失了臣子本份。”
王坤原本倒也不想和郭之奇唱反调,他虽无能,贪生怕死,可也知道广东那边有强军兴起对大明可是好处多多,一个亲王封便封了吧,只要那周士相能够率军来勤王便行。可马吉翔不住朝他打眼色,示意他也反对此事,念马首辅那边给自己也谋了不少钱财。内外又皆知自己和马吉翔是同党,所以王坤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便只得违心一说了。
王坤这话说的比马吉翔还要狠上两分。他不说周士相持功跟朝廷要官的事还好,一说永历更来气了。
上回广东报捷,永历大喜之下本是要封周士相为国公的,结果就是因为这要官的事,一下降了两级只授了个兴平伯。这事原本倒也淡了,永历事后想想也有些愧疚,觉得对周士相还是亏欠了些,毕竟人家在广东为朝廷立了大功,只给个伯爵未免显得他这做皇帝的太小气。
可永历生性却是个犟性子,认定了的事一百头牛都拖不回。犟性子其实也不是坏事,坏的却是永历每每想出的念头都于国于己十分的不利,是最下下乘的选择。当年他几次在清军未至之前就弃城逃跑,任凭那些忠心的臣子如何死谏劝阻,永历都不愿意听,最后落到沦落为孙可望傀儡的下场。永历也从来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至少从不会在臣子面前当众说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不对,便是愧疚也只是私下里自己感慨,容不得别人提。臣子有什么做错的,他更是能记上许久,直到自己淡忘或是故意不去想这事,但若有人提起,却是瞬间就会再次发作的。
王坤打在桂王藩邸时就伺候永历,自然知道这位皇帝的性子,所以他不跟马吉翔一样从日后考虑反对周士相晋亲王事,只将从前他做的让皇帝不快的事情再提一下,便能收到比马吉翔所言还要好的效果。果然,永历不快了,怎么也不肯封周士相为亲王。
“皇上,尔今国事艰难,清军数十万即将入滇,朝廷可用兵将不多,单靠晋王一人之力恐怕太过危险。此时多一分力量都是好的,广东周士相麾下兵将数万,且是击败满州兵丁的强军,若他挥师勤王,与晋王合力,云南局面当不会崩坏太快。”郭之奇出于大局考虑,执意相劝。
马吉翔却冷冷一笑,道:“郭大人从广东一回来便要力请封那周士相为亲王,却不知得了广东许多好处?”
闻言,郭之奇立时气得满脸通红,指着马吉翔怒斥道:“我为兴平伯请封王,全是出于公心,为皇上,为朝廷大计考虑,你安敢诬我!”
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