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儿不为奴 > 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

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2 / 3)

可结果若是各家头领反对唐王监国,那潘、洪二人自然不可能响应周士相的号召,他们将仍奉逃入缅邦的永历皇帝为正朔,而选择反对唐王监国的顺军余部和摇黄土寇便是这二人的最大依仗。除非周士相不顾大敌当前,执意为了唐王监国内讧,否则,湖北及川中方面断不会奉唐王为新主。

本着这个念头,潘应龙和洪育鳌来到前衙大堂后,洪育鳌便开门见山问诸家头领:“唐王监国这事,却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众家头领听了这话,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这时却听塔天宝冲边上的郝摇旗嚷道:“皇帝换了好几拨,这监国也出了好几茬,老郝,你说这都第几个要监国的了?你手上的韩王也是亲王,他唐王能做监国,这韩王怎就不能做?要不兄弟们也奉韩王做监国?将来韩王做天子,我等也弄个从龙之勋做做。”

这话一说,潘应龙和洪育鳌顿时色变,李来亨和袁宗第等人也是愣在了那里,对面武大定、袁韬等摇黄十三家的首领们亦是哗声一片。

监国监国,顾名思议便是代行皇帝事,而代行皇帝事向来只是权宜之策,往往不需多久,这监国便会成为皇帝。算起来,自甲申国难以来,大明已有四个监国了。

当年隆武帝朱聿键在赴平乐途中,于苏州闻清军已破南京,弘光朝覆灭,遂至嘉兴避难。六月,隆武帝至杭州,遇潞王朱常淓,奏请其监国,不听;请朝陈方略,不允。当时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至杭州,与隆武帝谈及国难,泣下沾襟。随后郑鸿逵就护送隆武帝前往福建。

潞王朱常淓最后在众人推戴下于杭州称“监国”,清军杀到时,被寄予厚望,有贤王之称的朱常淓却与部下没做任何抵抗就向清军献城投降。闻潞王常淓在杭州降清,于是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商议奉朱聿键为监国。六月,朱聿键在福建建宁称监国。同时,鲁王朱以海则在浙江绍兴称监国。

隆武帝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被害后,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拥立永历帝朱由榔监国于肇庆,广东方面却按兄终弟及的原则拥立四十一岁的唐王朱聿鐭继位称帝,由此导致唐桂相争,让本就风雨飘摇的明朝雪上加霜,最终让南下的清军捡了个大便宜。

四任监国,隆武帝和永历帝都是在称监国不到一月时间登基称帝,潞王朱常芳则是降清,鲁王朱以海在隆武帝登基后自去监国号,后在抗清失败后避入金厦为郑氏所庇护。

现在永历弃国,广东太平军要拥唐王监国,真做了,便是第五个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