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勋臣 清之雄镇(2 / 3)
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独不念己之祖若父乎?”这些句子一次又一次地撞击他的心灵,令他难安。
吴三桂有些可怜朱由榔,并不是因为朱由榔在信中说:“不知大清何恩何德于将军,仆又何仇何怨于将军也,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反觉其薄,奕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也!”而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是受时局所迫,从来不是自己真心想要走的,就如现在将朱由榔接回来,也从来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他可以选择,他宁可朱由榔永远呆在缅甸,自生自灭去。可是局势的变化却让他不得不将人接回来,甚至还有可能再次反正归明。16年奋斗,到头了又回到过去,吴三桂不能不感到唏嘘,造化弄人。
吴三桂不知道如何回朱由榔这封信,他思前想后,好不容易把朱由榔弄回来,如何能让他绝食而死。但却不知如何说服他,难道当真告诉朱由榔,他这大清的平西王现在在观望下注,已经押了宝在他身上?只待东南分了胜负,就会再拥他做天子?这肯定不行!
吴三桂拿不定主意,便找来洪承畴、胡守亮、方献亭、夏国相等人商量此事。除了洪承畴外,其余人都是他的心腹之人,并不虑事情会走漏。洪承畴到后,扫了一眼吴三桂的一干部下,却让他去将马宝找来。
吴三桂不解为何找马宝来,洪说马宝乃大西诸降将之首,又是猛将,将来不管是反正还是不反正,总要依赖马宝,所以此事需让他知道,让他参与进来,如此可起收心之效。吴三桂听后觉好,便命人召来马宝。
马宝到后,众人已看过朱由榔的信。夏国相将信递给了马宝,马宝不大识字,方献亭便为他读了,又告知王爷已秘密迎回朱由榔一事。
马宝听后吃了一惊,旋即便是落泪,他对永历帝有深厚感情,只道吴三桂定会杀天子,于是“扑通”跪在吴三桂面前,哭求道:“请王爷开恩,饶天子一命!”
“马宝将军快快起来,本王何时说过要害天子?”吴三桂将马宝扶起。
“那王爷?...”
马宝有些不解。吴三桂看了眼洪承畴,洪承畴微一点头,吴三桂便将欲拥朱由榔反清一事告诉马宝。
“只是眼下还不能举旗,须待东南局面定下。”胡守亮道。
“这是自然,我马宝虽是粗人,可也知这事关重大,关系我等十数万将士性命,如何能草率。”马宝抹去眼泪,他能理解吴三桂的做法。如果换他是吴三桂,恐怕也会做这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