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贼秀才先动手(2 / 3)
号令的贼秀才,从而不必担心人心不在他吴三桂一边。
但他吴三桂能忍,贼秀才也能忍吗?
吴三桂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如果贼秀才真敢趁他和满清决生死时出兵中原,他可就腹背受敌了。只是他却从未想过,他能如此轻易的夺取潼关,挥师中原,不正是因为当了黄雀,得了贼秀才这只螳螂最大的好处么。贼秀才反过来想当回黄雀,他又凭什么不准。
这时李国英俯身再拜道:“王爷,兵法上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和二字。百姓拥戴,兵强食足,上下一心,就是人和。得此人和,虽处千里平原,可以兴邦;失此人和,虽有山河之固,可以亡国。如今王爷人马众多,开封指日可下,中原士绅又皆响应王爷,故王爷当着手经营河南以建立根本。河南局面关系今后用兵方略,经营河南,守住中原,则王爷才能不后顾之忧取北地,使贼秀才束手于江淮,此策,王爷不可不纳!”
犹豫许久,吴三桂问李国英:“若本王欲经营河南为根本,当从何处着手?”
李国英道:“以经营洛阳、南阳为先,以开封为中,东西合营,这是根本中的根本。”
“有何道理?”吴三桂目中精光闪过。
李国英沉声道:“洛阳号称后天下之中,西有函谷之险,东有虎牢之固。虎牢关在汜水县境,自古为防守洛阳的东边门户,断崖百丈,中间一路可通,易守难攻。洛阳城北十里是邙山,好像是洛阳的外郭。洛阳南面有龙门,古称伊阙,也很险要。其实自洛阳往南,处处可守。熊耳山、伏牛山,绵亘数百里,成了洛阳的天然屏障。依下官之见,王爷当以洛阳为中原之枢,驻强军于南阳、开封,分偏师守汝宁,则在湖广的明军不能从襄阳、郧阳进人中原,江淮的太平军若要进中原,则要先克徐州,而我军早有防备,又有重兵集于开封一带,则中原必固若金汤。届时,王爷才算立于不败之地,可全力北上夺取北京。北京光复之后,又可以河南为根基,发兵南下,或江淮,或湖广。”
李国英话音一落,方献亭便赞道:“此策大善!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若中原在我手中,那鹿死谁手就不可知了。王爷,献亭原先想错了,王爷真正的劲敌乃是那贼秀才,而非满清矣!河南,我们必须要经营,绝不能不加重视,要不然恐有大患。”
胡于宣再三思虑,也觉河南不能不经营,不然后患太大。他道:“自古争天下,有无立足地,至关重要。刘邦以关中为根本,遂能北出燕、赵,东略齐、鲁,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