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条建议(2 / 4)
这么说后居然很干脆的回了一句:“不要!”
“为什么?难道是嫌工资少,提成少,这都可以谈的!”李文哲很奇怪周昊的反应,还以为周昊没想清楚其中的利益,便耐心的给周昊解释起来。
周昊摇了摇头,道:“叔叔,不是因为钱的问题。现在医院总是讲今年效益如何,创收如何……活脱脱的将医院当成了一家企业,投资医院也变成了一门生意,我不喜欢变成这种赚钱企业的工具。要是有哪家医院,它从不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以每年救了多少患者生命或者挽救了多少患者苦难为最高追求,我分文不收免费坐诊都没有问题!医院最早出现时,可是慈善之所啊!”
李文哲听到周昊的说法后顿时哑然,他很想说周昊过于理想化了,只是话到嘴边又打消了说服周昊的想法。面对站在道德高度上的周昊,李文哲觉得自己的身份不适合评论孰对孰错。
“要不这样,你在省属三所华医医院中选一家承包经营,一切都按你的想法做,承包费也可以降低。你将医院承包下来后,稍微投一笔资金改善下医院的硬件设施。然后凭着你家的医术,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特需门诊和高档病区的收费,这样既可以满足某些人求诊的需求也能够有不错的效益。有了利润,你家也能保持周家医馆对普通人的平价治疗的传统,这样总可以了吧!”
如果说刚刚的想法是院长的建议,那么承包经营的想法才是李文哲的真正意图。
李文哲今天上午做足了功课,他知道周家医馆门诊部分是亏钱的,整个周家在周昊没有爆发前,全靠医馆的小药厂和戴家的菜馆分红过日子,虽然是小福之家但也算不上富豪。所以他特意贴心的提出类似“杀富济贫”的收费方式,希望能够打动周昊的心。
让周昊投资医院,一个年轻多金医术如神的华医院院长,李文哲可以引申出更多的话题。比如他的钱从哪里来的?他凭什么当院长……当人们有了好奇心后,自然会一点点的将周昊的形象在民众中变得清晰、丰满。李文哲认为这种做法,这比生搬硬套的用政府表彰和学术界推崇这种原始手法更符合现代人的特点。
另外,对省财政而言,华医医院每年都需要财政补贴,是个只进不出亏损大户。如果周昊将医院承包下来,省里每年少了一笔补贴外,每年还能收到一定金额的承包费。
周昊马上对李文哲竖起大拇指。
正如李文哲所说的,周家医馆目前的情况确实有些不适应以后的需求了。特别是以后要和利益集团在各种特效